细菌性胃肠炎出现低烧状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多是由于炎症刺激所致,但也有可能是患者体内的致热原并不算太低,所以会出现低烧的状态。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使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补液。
1、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胃肠炎多是由于饮食不洁所造成的细菌感染,患者常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还会伴随发烧。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确定病原体类型,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对于细菌性胃肠炎,临床上主要使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退烧治疗:如果患者体温没有超过38.5°C,可以先不用退烧药,先进行物理降温,比如使用冰袋冷敷,或使用温热的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如果患者的体温超过38.5°C,则需要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补液治疗:细菌性胃肠炎患者出现低烧状态,说明体内的致热原并不是很高,如果患者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可以先进行观察,建议患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并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4、其他治疗:建议细菌性胃肠炎的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适当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不要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还要注意腹部保暖,不要着凉。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