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内,30岁的小郑反复出现左下腹痛、腹泻等症状。大便次数为一天3至5次,而且粪便多为稀烂便,在最近的大便中,还发现带有脓血。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他服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然而一周后,病情仍然没有好转,且大便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多,一天可多达到8-10次。无奈之下,小郑便到医院的消化科就诊,医生建议他进行结肠镜检查。2天后,检查发现他的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黏膜广泛糜烂、溃疡、出血,并有许多的脓性分泌物附在肠黏膜表面,内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医生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多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理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和高热、腹痛。
溃疡性结肠炎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并发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大出血,息肉,甚至癌变。
专家提醒,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可能与基因、免疫等因素相关。若患者出现严重腹泻,且经治疗无效,要警惕及时到消化科做检查。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