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梅毒抗体可能表示未感染梅毒,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梅毒感染、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晚期梅毒和先天梅毒的风险。
1.梅毒感染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可导致皮肤黏膜损害、淋巴结肿大及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受累,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神经梅毒
当梅毒螺旋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在无细胞内杀菌作用的免疫防御下,螺旋体大量繁殖并产生蛋白分解酶,引起组织破坏和坏死,形成树胶样肿。患者会出现头痛、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重症者可出现瘫痪、失明等严重症状。
3.心血管梅毒
梅毒螺旋体侵犯心脏瓣膜或主动脉弓壁内层,会导致炎症浸润、粘连、增生、肉芽肿形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等一系列病变过程。典型表现为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长期未治疗可导致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4.晚期梅毒
由于机体免疫力逐渐增强,硬下疳消退后,未经治疗的梅毒螺旋体被杀灭,但病程中形成的组织损伤则会永久存在。此时可能会出现典型的皮肤黏膜损害,如梅毒性树胶肿、结节性梅毒疹以及梅毒性脱发等。
5.先天梅毒
梅毒螺旋体经胎盘血液循环由母体传染给胎儿,使胎儿受到感染。螺旋体在胎儿体内迅速繁殖,造成流产、早产、死产、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后果。若婴儿存活下来,则可能出现骨骼畸形、智力低下、听力障碍等问题。
梅毒诊断需谨慎对待,避免误诊或漏诊,同时建议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梅毒感染。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