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性病 > 淋病治疗用药

中医如何治疗淋病

2014-06-11 09:27:4139健康网

  淋病主要是指由性接触传播,男性同性恋者无症状的口咽或直肠感染也很常见,通常以尿道轻度不适起病,数小时后出现尿痛和脓性分泌物。当病变扩展至后尿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检查可见脓性黄绿色尿道分泌物,尿道口红肿,根据症状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要找专科医生治疗。

  中医是怎样认识淋病的

  中医常把淋病分为三型治疗,即湿热下注症、湿热瘀阻症及肾气虚弱症。

  1、湿热瘀阻症者即病程超过1月以上的慢性淋病,脓尿减少,但小便涩痛,小腹胀痛,严重者尿道狭窄、输精管梗塞。伴心烦口渴,渴不欲饮,失眠多梦,头昏头痛,舌暗红或有换斑,苔黄腻,脉沉细滑或细涩。

  病因病机:湿热之邪不能及时清利,瘀阻于内,与气血相搏,则湿阻血瘀,气化不利,故常有尿道疼痛不适。

  2、肾气虚弱症者病程较长,晨起排尿有隐痛,或有白色分泌物,伴有腰酸腿软,会阴部或少腹部冷痛憋胀,头晕耳鸣,疲乏无力,不孕不育,手足不温,失眠多梦,阳痿不举。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脉细数或沉细。

  3、湿热下注症者即早期无合并症的淋病。发病急,尿道肿胀,尿道口红肿,有黄色脓液流出,尿频,尿急,尿痛,妇女白带骤增,脓样腥臭,外阴奇痒。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饮食不香、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病因病机:由于酒色,内蕴湿热,外染淫毒,以致湿热毒邪下注,影响膀肮气化,发为淋病。

  中医治疗的淋病方法

  1.灸法:取膀胱俞、阴陵泉、三焦俞、行间、太溪。可根据症状加减配穴:发热者加合谷、外关;血淋加血海、三阴交;气淋加太冲,膏淋加气海。按艾炷灸法常规施术。每日施1~2次,每次灸3~5壮或每穴每次5~10分钟。

  2.刮痧:主刮经穴部位:大椎、大杼、肺俞、膏肓、神堂。配利经穴部位:中极、膀胱俞、阴陵泉、太溪、太冲。热淋加刮三阴交、内庭经穴部位。石淋加刮水泉经穴部位。血淋加刮血海经穴部位。气淋加刮气海经穴部位。膏淋加剧脾俞、肾俞、大量会经穴部位。轻刮气海、脾俞、肾俞、百会经穴部位3至5分钟;重刮其他经穴部位各3至5分钟。

  3.敷贴①地龙1条,蜗牛1个。共捣烂敷脐部,每日1换。②田螺7个,淡豆豉10粒,连须葱头3个,鲜车前草3棵,食盐少许。共捣烂,做饼敷脐部,每日1换。

  4.熏洗苦参、土牛膝、土茯苓、黄柏、蛇床子、枯矾各20g。每日1剂,煎水坐浴2次,其中1次须在睡前进行。或先熏洗会阴部。

  5.保健功法端坐凳上,双脚着地,与肩等宽,两手放于大腿上,掌心向下,坐时不坐满凳。意守会阴,随腹式呼吸,阴部一提一收,一紧一松。提收是用暗劲往上往里提收,如忍小便状。熟悉以后,即可不拘呼吸,随时可作提收、紧松功法。每日早中晚各练功1次,每次30分钟。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