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性病 > 治疗药物

性病的治疗原则及治疗药物

2011-09-06 07:56:00新浪

  1.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1)必须明确感染的性质:一旦临床上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必须明确是否为细菌性,究属那一类细菌等最好作培养和药敏,然后针对细菌的种类用药。但是往往在临床上未曾获得细菌检查已经给以用药,更等不及培养结果,这样在治疗上缺乏目标,易造成盲目性。

  2)必须鉴别下尿路感染还是上尿路感染二者在治疗上有所不同,前者预后差,易复发;后者预后佳,很少复发。

  3)血行性感染和上行性感染问题:血行性与上行性感染在治疗上有所区别。血行性感染发病急剧,有高热寒战,全身症状明显,应用血浓度高的药物或用静脉给药;而上行性感染以膀胱刺激征为主,应用尿浓度高的药物和解痉药物,血行性者需经静脉给药。

  4)必须查明泌尿系有无梗阻:因为泌尿系梗阻为引起感染的直接诱因,同时在感染后若有梗阻存在则不易治愈,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同时亦易复发。

  5)必须明确有无泌尿系感染的诱发因素应加以纠正。

  6)尿液pH值的变异:发生泌尿系感染时,在治疗前应测定尿液的pH值。若为酸性,说明其致病菌适应于酸性环境,宜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单氢酸二钠,使尿液碱性化以抑制病菌的生长,并用适合于硷性的抗菌药物。反之亦然,即尿为碱性则宜用酸性药物,如双氢酸草钠,氯化铵加乌洛托品、维生素C等和加用适应于酸性的抗生素。

  7)治疗必须彻底,防止转为慢性急性泌尿系感染往往因治疗不当,包括用药和剂量,产生耐药性菌株而转为慢性,常在治疗上带来困难。当泌尿系感染出现症状后,经适当治疗,在24~48小时后症状缓解,一般应用原剂量维持7天为最佳。若有感染史、尿路梗阻等诱因者,必须用药时间加长,用维持剂量2~6周,以防转为慢性。

  2.性病的药物治疗:泌尿系感染的药物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1)解痉止痛药物:泌尿系感染时临床上往往出现尿路刺激症,以往使用平滑肌松弛药物,如神经节阻滞剂溴化依米波宁(emeproniumbromide),神经节后阻滞剂阿托品、巓茄酊、普鲁苯辛等,或用肌肉松弛剂罂粟碱等,近年应用泌尿灵(genurjn),它是一种可以通过环腺甙、磷酸二脂酸的抑制功能及钙阻滞作用而能选择地作用于泌尿生殖系平滑肌,消除尿路平滑肌痉挛而引起的症状。

  2)抗菌药物:由于目前抗生素的突飞猛进,新的药物不断出现,因此老的药物(如孟德立酸、苯乙醇酸和四环素、链霉素等)逐渐淘汰。综合泌尿系抗菌药物可分以下几大类:①磺胺类药物:主要是抑制细菌的生长,若加用增效剂可转为杀菌作用;②氨基糖甙类药物;③喹圈(quinolone)类药物;④β-内酰胺抗菌药物(β-lectamantibiotics):早在本世纪60年代已找到了头孢霉素,是一种较有希望的抗生素,目前临床应用已发展到第三代并有许多的衍生物;⑤新一代的β-内酰胺抗菌药物。

  3)中草药:各地报道常用于尿路感染的清热解毒中草药,主要有金银花(藤)、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土获苓、一见喜、马齿苋、黄芩、黄柏、黄连、虎杖、败酱草、半枝莲、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叶等,上述药物尚可选用并用配伍益气通淋利尿药物同用更有功效。

  4)泌尿系感染的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因人而异,根据病人具体病情来适当选择。

(责任编辑:唐爱凤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