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女性趣味心理

“装嫩”这是种心理疾病吗?

2013-09-30 00:07:32环球网

  这个年代,装嫩成了时尚!放眼大街小巷,孩子总也长不大,学生不想长大,成熟的女人味被酸涩的青苹果所代替,殊不知,这种装嫩的心态,是一种心理疾病。

  你看:抱着奶瓶喝水,爱看动画片,化果冻妆,喜欢穿卡哇依服装,穿着可爱娃娃装,脚踩大头鞋的女生,手机上挂着一大串饰物,包上总是挂满小猫小狗,卧室放满毛绒玩具;说话嗲嗲的用叠字,“这个东西好好玩哦”、“你这个包包好漂漂噢”;假睫毛加超浓眼线、鼓着腮帮子嘟着嘴、瞪大眼睛一脸无辜表情……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甚至年近30岁、40岁也成了“装嫩一族”。放眼演艺圈,林志玲三十好几了,仍然一副“娃娃音”;刘晓庆,快60岁的人了,仍然嫩劲十足。有资料显示,人群中有25%的人有非常突出的装嫩心理。

  造成独生子女爱“装嫩”的原因,家长为了孩子包揽一切。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父母事事都替他们考虑好了。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养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孩子面对任何问题都需要父母插手,孩子缺少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这些孩子身体虽在长,心理却一直没断奶,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还是小孩子,还需要周围人的呵护。

  一些学生出现了不想长大的心理,他们怀念童年的无忧无虑、潜意识里拒绝长大。心理上的柔弱和不成熟是这部分大学生“装嫩”的主要原因。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为了逃避现实、逃避压力,潜意识里拒绝长大,渴望被保护,逃避现实,不敢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在现代都市里,越来越多成年人的心态就像那首《我不想长大》的歌里所描述的那样。装嫩是对年轻时光的留恋,她们是在追求一种童年期的安全感,往往这种人不能接受现实中存在的压力,期待能像孩童时期一样能够得到别人的保护,是儿童期滞留的现象。对于行事幼稚、拒绝长大,心理专家说,这其实是一种被俗称为“成人幼稚病”的心理障碍,属于“彼得·潘综合征”的一种。

  若是在面对巨大压力时,自己总想逃避,总想寻求避风港,总是以“我还小”之类的借口来逃避困难、原谅自己的错误,那就表示,自己在用外表的“装嫩”来表达“我还是个孩子”的心理,希望别人让着自己、宠着自己,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这种装嫩就是一种病。

  对于喜欢“装嫩”的青年人来说,这需要警惕,因为长期的“彼得潘综合症”会使得他们的心理还表现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情绪化比较严重,情绪波动,很难为别人去思考,考虑问题极其简单,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责任感差,依赖性强,心理脆弱,优柔寡断,以自我为中心,小家子气等。不仅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更有甚者,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不仅难以承担家庭责任,还使他们不会处理婚姻矛盾。这种心态发展到极端,就会变成畏惧责任、缺乏自信。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称心如意时,已经太晚了。

  成长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就业、生活的压力也是人们必须面对和承担的,能躲过一时却不能躲一辈子。最好的应对办法是在成长过程中,让自己的心理也一起成长,用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和承担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压力。

  如果你真的很想装嫩,无奈岁月无情,那最简单而且不讨人嫌的办法,就是保持一颗天真的心。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