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惯性的淑女,小鸟依人,温言细语。我最初给人的印象总是“性情柔顺,不善言辞”,但熟悉我的朋友却不已为然。
其实,这种表象与实质的不一致,并非是我有意为之,实在是面对不熟识的人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好静静坐在一旁,凝神望着对方的双眼--倾听,于是乎一些人就误以为我“温柔娴静”。
我从小就喜欢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喜欢给别人讲故事。可我发现,这种伪装却给我带来实惠——赢得男孩儿的青睐。
该恋的时候不恋
可能因为恋爱谈早了吧,中学时期的那场恋爱竟然让我有了免疫力。这免疫力持续到上大学和工作以后。朋友说我是“不该恋的时候瞎折腾,该恋的时候吧又不恋了。”一晃就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纷纷主动给我介绍朋友。可我讨厌相亲这种方式,两个陌生人坐在一起,不知所谓的胡说一通,然后凭第一印象决定对方“生死”,对双方都不公平。一个相亲相了无数次的女友痛恨地总结说,有的人明明自己不怎么地,可他偏偏还看不上你,你说这得多伤自尊!后来我分析我自己的心理,其实就是不想让这样的人伤害我,同时也不想让一些优秀男青年有同样的伤害。但架不住大家的鼓动,我还是见了几个。基本上,双方不对眼、对方对眼我没对眼、我对眼对方没对眼,以及双方对眼等几个模式都占遍了。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个近似笑话的故事。母亲的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个人给我,说那人我们也是认识的,几年前曾来过我们家两三回,帮过一点小忙。我只隐约记得那人长得很有些对不起观众,心里不愿。但母亲的朋友说,那人本也不愿意相亲,可听说了要介绍的女孩是我,便痛快地答应了,说是那几次短暂的相见他对我有着不错的印象--可亲而温良。为此,我心里有了小小的感动,难得多年后他还记得。
但这个初步印象太肤浅了,他还不知道我也有或随性或刻薄的一面吧。曾经的相识让我并没有生疏感,虽然我对他本人的印象非常模糊,所以一见面我就口无遮拦。他向我介绍他买的房子,一百多平米,几十万的房款已一次付清。听着他话语中隐隐透着显示实力的劲儿,我忍不住打击他:“既然手里有着几十万,贷个款,好房子有的是。”他不言语了。一会儿,他又说起他新买了捷达,也是一次付清车款,还说打算到年底再换辆宝马。我又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回他说:“都是要买宝马的人了,你那个捷达再添点钱就能开帕萨特了。老款捷达都没助力,还不如夏利2000呢。”
他疑惑地看着我,发现我根本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温顺恭良的女子。后来,我才知道,他第二次来我们家时,和我打招呼,我只是看了他一眼没吭声,于是他觉得我是个内向害羞的女子。殊不知,实际情况是,那天家里正赶上装空调,屋里有好几个装空调的工人,我以为他是其中之一,也不知道他是在跟我说话,所以没搭理他。不用交代,我们的结局可想而知。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