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肠息肉对肠道的损伤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可分为小息肉、大息肉,以及多发性息肉。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指在肠道黏膜表面出现的隆起性病变,且在大小、数目等方面存在异常,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发肠梗阻、肠套叠、肠道出血等情况。
1、小息肉:如直径<1cm的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多数是在做常规体检,或者做肠镜检查时发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2、大息肉:如直径>1cm的息肉,可能会引起一定的症状,如便血、腹痛、腹泻、黏液便等情况,少数直径>2cm的息肉可能会发生癌变,需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
3、多发性息肉:如广基息肉,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而在较大的息肉中,有可能会发生癌变。如果多发性息肉的直径<1cm,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如果息肉的直径>1cm,内镜下切除比较困难,则需考虑进行腹腔镜手术切除;
4、其他:如肠道息肉病,是一种特殊的炎症,可以引起局部的肠道黏膜炎症,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而肠息肉也是如此。所以肠息肉的患者,在有明显症状时,可以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如果药物治疗没有效果,需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肠息肉的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避免经常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戒烟、戒酒。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