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疾病 > 外伤科

治疗外伤之神药——阴行草

2009-01-24 08:16:0039健康网社区

  阴行草又名“刘寄奴”。相传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名寄奴。他年少时常去山野游玩。一天,他轻装佩剑走在山路上,突然被一条大蛇挡住了去路。刘寄奴挥剑就砍,蛇带伤而逃。他顺着血滴追去,一直追到天将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山洞,只见洞口古树参天,洞内若隐若现地闪着亮光。刘寄奴仗着自己艺高胆大迅速潜入洞中,洞内阡陌纵横,如走迷宫一般,正在这时,他看见有两个童子提着竹篮往洞外走,只听其中一个说道:“今天大王伤得可不轻啊,咱们得赶紧把药采回来。”刘寄奴觉得很好奇,便跟着他们出了洞口,两个童子来到对面山坡上,匆匆地各采了一篮子草药就急忙往回走,刘寄奴拾起二童子匆忙中掉落的一棵,随眼一看,满坡皆是这种草,他想:莫非这草治外伤有奇效。于是他也采了许多,用衣襟包着带了回去,捣碎后给附近的人试用,果然发现这种草药治疗外伤、止血确有奇效。于是大家问刘寄奴这草药的名字,可刘寄奴也不知它叫啥,随即便把自己那天的奇遇讲给了大伙,大家听了一致说:“既然这草药是寄奴找到的,就叫它刘寄奴吧。”后来,刘寄奴率领将士们南征北战,就一直把这阴行草带在军营中,治好了许多将士的刀箭外伤。随着这草药的神奇疗效,刘寄奴的名字也被人们代代传诵。

  阴行草为玄参科一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全株密生柔毛和具长柄的腺毛。茎上部常有许多小分枝。叶片羽状分裂,有短柄,生于茎中下部的叶常对生,上部的渐趋互生。叶裂片顶端边缘常有齿状缺刻,它的叶片有个很奇特的变化:新鲜时呈绿色,而干后则变为黑色。叶片表面主脉微凹,背面则主脉突起,两面及叶缘密被褐色柔毛和有柄的腺毛。大形总状花序密集生在枝顶端,花序长达15厘米以上,朵朵黄色的唇形花下衬以长筒状带着纵棱的膜质花萼,显得清秀雅致,每年7~8月,成片地盛开在山林路旁和林中草地上。9月,狭长椭圆形的黑褐色蒴果坠满枝头。此时,正是采挖此药的最好时节。挖取带果实的全草,晾干后,切碎即可入药。性寒、味苦,有收敛、止血、止强痛、顺气化痰、发诸毒之功效。除用于刀伤等各种外伤外,对治疗月经不调、血痢、胃中湿热、小便不畅及产后余疾等也有特效。

  阴行草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省区,除上面介绍的作用外,民间取全草煎水服用,可治疗黄疸病;也有代茶饮用的。目前,阴行草都来自野生,因其用途大,今后可考虑引种栽培以增加其产量。

  治疗外伤之神药——阴行草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实习编辑:陆云云)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