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存在于人群中,常通过口、粪传染,以及不洁饮食、不注意卫生等方式传染,感染后可以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疾病。如果患者染上幽门螺杆菌,应及时进行治疗,并注意预防母婴传播等。
一、传染源: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或者是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均可以通过唾液、牙刷等传播途径传染给家人或其他病患。
二、传播途径:
1、口-口途径:指由于口与咽相通,患者通过呕吐等,可以使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内,从而在胃内生存,可以通过食物、水源、唾液的方式传染给家人或其他病患;
2、粪-口途径:指患者与幽门螺杆菌患者共用餐具、杯具、牙刷等,如果患者用餐具没有充分消毒,或者是餐具上沾有幽门螺杆菌,进食后会感染幽门螺杆菌;
3、不洁饮食:如果患者不注意饮食的卫生,如食用不洁食物后,也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
4、不注意卫生:患者使用不洁的手部触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体液、用具等,也可以感染幽门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常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反酸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患者可通过尿素酶试验、胃镜、碳13、碳14呼气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等四联疗法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