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存在于人体胃部、十二指肠、肝脏等部位,为革兰氏阴性菌,对环境抵抗力较弱,可通过口、粪传染,感染后可引起一系列疾病。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四联疗法,主要是由抗生素、铋剂以及抑酸药物组成,能够根除幽门螺杆菌,但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包括认为服用抗生素会导致幽门螺杆菌耐药,从而降低药物疗效,但是服用抗生素后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出现耐药,从而降低药物疗效。
1、认为服用抗生素会导致幽门螺杆菌耐药:首先,抗生素与幽门螺杆菌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比如红霉素、阿莫西林等,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幽门螺杆菌耐药;其次,长期服用抗生素,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起幽门螺杆菌耐药;最后,长期服用抗生素还可能会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即机体对此类抗生素的作用会逐渐减弱,从而出现耐药的情况。
其次,目前尚无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特效药,但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呈阶段性,如果第一次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在服用药物后根除幽门螺杆菌,但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再次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四联疗法,采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一种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抗生素,所以在服用抗生素前,要确定自身是否存在感染,以免造成抗生素耐药。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要注意防止与他人共用餐具,餐具要定期消毒,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