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症的范畴,消渴症病机为阴虚、燥热,治疗时可以通过滋阴补肾、清热润燥、清肝泻火等穴位进行治疗。一般可以选择足三里、三阴交、胃俞穴、胰俞穴、肾俞穴等穴位,但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对于消渴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阴经交会穴,也是治疗消渴症的常用穴位;
3、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是胃之募穴,对于消渴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胰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脾俞、胃俞两个穴位,可以治疗消渴病;
5、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可以治疗消渴病,还可以治疗腰膝酸软、耳鸣等疾病;
6、其它穴位:除上述穴位外,也可选择膈俞、脾俞、内关、中脘、天枢、丰隆等穴位,对于治疗消渴症有较好的效果。
消渴症患者除使用针灸治疗外,还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运动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日常饮食中应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建议食用粗纤维食物,如燕麦、红薯、紫米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消化,对于缓解消渴有一定效果。还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