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肾脏损伤、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血症肾病、药物副作用引起的肾损害等病因导致尿毒症的发生。如症状持续未改善,应立即就医以评估肾功能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使得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持续性高血糖状态,进而引起多种并发症。对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
2.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肾脏损伤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包括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这些都可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控制血糖是关键。例如遵医嘱口服格列吡嗪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以控制血糖水平。
3.高血压肾病
血压升高时,肾小球内压力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受到机械张力作用而增厚,同时肾小球基底膜也会发生玻璃样变性,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导致尿毒症的发生。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如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钙通道阻滞剂来控制血压。
4.高尿酸血症肾病
高尿酸血症会引起尿酸结晶沉积于肾组织中,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因子,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尿酸结晶的形成和生长,导致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损伤,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出现尿毒症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进行治疗。
5.药物副作用引起的肾损害
某些药物通过直接毒性作用或免疫介导机制对肾脏造成损伤,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进展至尿毒症。减少或停用可能有肾毒性的药物,如环磷酰胺片、顺铂注射液等,通常能缓解相关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和肾功能指标,如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肌酐值,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饮食方面,应遵循低糖、低脂的原则,避免摄入过多增加肾脏负担的食物,如加工食品和高盐食物。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