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血糖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成人也有发病,症状较多,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由于1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因此较难治愈,确诊后需长期注射胰岛素治疗。临床多通过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糖基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综合判断是否为1型糖尿病。
1、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或是任意血糖≥11.1mmol/L,伴有糖尿病症状时,可作为确诊1型糖尿病的依据;
2、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红细胞的生成速度,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通常<6.5%;
3、胰岛功能:一般指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若空腹血浆胰岛素低于正常值,则提示1型糖尿病处于较严重的状态;
4、糖基化血红蛋白:反映红细胞存储和代谢的功能,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基化血红蛋白值通常>6.5%。
若患者确诊为1型糖尿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饮食和运动的控制下,遵医嘱服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此外,还要注意日常护理,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蛋糕等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并定期复查,避免心情过度紧张、压力过大等,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进行运动,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