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血糖控制指标与年轻人并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但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遵医嘱进行相应调理。
1、空腹血糖:需要测量老年人空腹血糖,即禁食8小时以上再去测静脉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应该注意饮食和运动,避免发展成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可能已经发展成糖尿病,需要到内分泌科就诊,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餐后血糖:一般要求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以确诊为糖尿病,说明胰岛功能缺陷,应该按照糖尿病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4%-6%,如果糖化血红蛋白>6%,说明糖尿病控制不佳,应该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4、其他:老年人糖尿病需要监测末梢血糖,即无创动脉血糖监测,有时还要结合糖基化血红蛋白进行综合判断,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比年轻人高。
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建议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日常建议吃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避免吃糖果、糕点、肥肉、油炸食物等,可以适量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油菜、苹果、梨等。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