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饮食

元宵节特辑:吃法千万种,健康第一条……

2019-02-21 00:48:17医脉通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是这个节日必不可少的特色食品,元宵代表着团圆,吃了圆圆的汤圆,过完正月十五才算真真正正过完了年。然而我们不能光顾着吃汤圆图热闹,汤圆的吃法有很多种,如何健康吃汤圆,安全过大年也是非常重要的。

  春节大假刚过,听内分泌科老师提到医院门诊量激增,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过节期间饮食不注意,作息不规律导致血糖不稳、病情恶化前来就诊,因此小编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健康吃汤圆。最近,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非常火爆,我也借助那句非常有名的台词来说说汤圆:吃法千万种,健康第一条。

  01

  吃法“千万”种

  大多数人吃汤圆都是煮来吃的,除此之外,元宵还有各种花式吃法,比如下面的几种让小编大开眼界。

  1.油炸法:将汤圆放在热锅中油炸一遍捞出,然后再热锅里爆香各种调味料,加入配料翻炒,然后将油炸过的汤圆倒入炒匀即可。

  2.拔丝法:将汤圆煮熟捞出控水,然后在干净的锅里将白糖熬制成冒小泡泡的糖稀,再将汤圆放入其中翻炒,让糖浆均匀包裹在汤圆表面即可。

  3.米酒法:这种吃法属于南方人,在锅里烧水,等水烧开后加入汤圆煮熟,再将米酒倒入锅里,加入冰糖不断轻轻搅拌,最后再加点桂花即可。

  4.水果法:将汤圆煮好捞出,然后将水果去皮切丁放入碗中,浇上少许煮汤圆的水即可,这种吃法比较爽口,汤圆不会太腻。

  糖友如何选: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糖的摄入,因此拔丝的做法不宜选择,糖尿病患者饮食中不仅要控制简单糖类的摄入,同样需要控制油脂和总能量的摄入,汤圆本身就是高能量密度食物,不建议再用油炸的烹饪方式。相比来看,后面两种食用法更适合,一种属于传统吃法,另一种属于创新吃法,传统食用方法中需要用冰糖或白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选择甜味剂代替白糖,一般选择木糖醇即可,木糖醇是蔗糖甜度的1.2倍,口感较好,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木糖醇在人体内不易被消化吸收,因此对血糖影响较小,适合糖尿病患者选用。但是木糖醇也含有热量,它可吸收的热量大约为蔗糖的一半,此外过量食用木糖醇会引起腹泻,因此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木糖醇每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90克,单次摄入量不要超过50克。糖尿病患者建议更加严格控制。

  02

  馅料“千万”种

  民以食为天,小小的汤圆在国人那里便能吃出千万种花样,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做法之外,还有不同的馅料配比,汤圆以糯米粉为主料,有实心和带馅的两种,馅料分甜味和咸味两种。甜味的馅料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味的馅料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

  糖友如何选:那种实心的汤圆,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食用,但是汤圆汤不要放冰糖或白糖,可以选择甜味剂,也可改做咸味的汤,放些叶菜一起煮。那些带馅的汤圆,糖尿病患者食用时要小心,传统汤圆的馅料大多含有很多糖和猪油,大量白糖会引起血糖波动,而猪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也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建议购买时仔细看食品配料,选择相对低脂的品种。

  03

  安全健康第一条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吃汤圆,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控制摄入量:由于糯米加工成粉后消化吸收速度快,因此不管是甜味剂制成的甜味汤圆,还是肉和菜制成的咸味汤圆,糖尿病患者都不能摄食太多,品尝一下就可以了,中等大小的汤圆不要超过4个(根据食品外包装的营养成分表中的信息可以大致估算),还要将这部分能量从每日的总能量中减去。

  2.科学搭配食材:健康饮食需要从一个整体来看,而不是孤立地看吃什么不吃什么,糖尿病患者应科学巧妙地安排饮食,力求让每天的饮食达到平衡,一段时间的饮食也要尽量平衡。汤圆属于高脂肪类食物,很多馅料里含有猪油,其次黑芝麻馅等原材料所带来的油脂都会增加当餐的油脂摄入量,那么应该搭配一些清淡小菜,适合选择能量低,脂肪含量低,同时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比如绿叶蔬菜、菌类等。吃汤圆的时候应该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同样可以减缓汤圆的消化吸收速度,前面提到的加水果块的食用方法一方面借助天然食物的甜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一些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一方面可以满足吃甜食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尽量减少这类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同时增加蔬菜的摄入,可以增加食物体积,增加饱腹感。

  3.细嚼慢咽:吃汤圆一定要充分咀嚼,小口小口吃,避免狼吞虎咽,尤其对于吞咽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小孩来说,要当心噎着。此外,汤圆要趁热吃,煮出来之后不宜放置过久。

  4.加强运动和监测:汤圆是糖尿病患者不常吃的食物,因此要做好血糖监测工作,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不宜吃元宵或者汤圆,血糖控制尚好的患者吃汤圆要以品尝为主,尽量少吃,另外吃汤圆一定要监测血糖,不能以主观感受来判断血糖高低,如果血糖明显升高应及时就医。此外,餐后要常规运动,通过加强运动来改善血糖控制情况,尽量减少血糖波动。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