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糖尿病患者就诊时都希望医生给自己开点“好药”,有的甚至不管价格多贵,点名就要进口药。在这些患者看来,价格贵的药肯定比价格便宜得好,进口药也比国产药要好。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药才算是“好药”呢?
“好药”的标准
一般说来,“好药”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疗效确切;二是对人体的毒性或不良反应较小;三是价格合理;四是服用方便。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药物最终都要通过其作用对象——患者来发挥作用,所以,评价一个药物好不好,除了药物本身以外,关键还要看药物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适合的就是好的,抛开具体患者来评价药物好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每种药物各有所长
每种药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不足。比如说,降糖作用强的,引起低血糖的危险相对就大;不容易引起低血糖的,降糖作用就可能偏弱。再如,双胍类药物能够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入,这是它的“正作用”;但是如果这种药物所引起的食欲下降过于明显,以至到了恶心、呕吐的地步,这就又成了它的“副作用”。所以,所谓的“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选择药物关键是要“对症”,而不应奢求一种对任何一位患者都合适的“好药”。也不能轻率地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
口服降糖药分五大类,每一类药物又有若干种,其特点及适应证均不相同。而且每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选用降糖药时,除了要对药物本身有一定的了解以外,还要结合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大小、病程长短、血糖控制情况、体重胖瘦以及有无并发症及其他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老年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对老年患者的危害较大。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强力降糖药物(如优降糖),而应选用降糖作用缓和、对肾脏影响小的降糖药,如糖适平、诺和龙等,以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好药不是终身制
再就是,好药也不是“终身制”,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也在不断地变化,例如,磺脲类药物普遍存在药物继发性失效的问题,开始阶段可能降糖效果很好,几年以后,效果逐渐减退甚至完全失效。此时原来的好药已经名不副实,如不作出及时调整,就会延误治疗耽误病情。因此,患者要做个有心人,经常监测并掌握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作为医生调整用药的依据。此外,患者在用药期间,除了看降糖效果以外,还要留心药物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如肝肾损害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好药也需量体裁衣
除此之外,一般不主张患者自己根据药品的说明书选择用药,而应该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或糖尿病专科医生那里定期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这是因为作为患者,很难真正理解药品说明书上所说问题的内涵。比如,一些质量优良的药物,其说明书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描述上可能相当仔细,但实际上,每一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都极低;而有些厂家的药品说明书在疗效方面夸大其辞,却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尽可能地少提或不提。因此,不能根据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就将药物打入冷宫。要想全面掌握利弊,选择最适合您的药物,应该找一位知识全面而又负责任的医生来为您量体裁衣,提供合适的选择和搭配。当然,患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留神说明书中提到的问题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疑是明智之举。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