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慢性疾病,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和控制意义重大。11月5日,在CDS2014糖尿病防治圆桌会议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学组组长郭晓蕙教授指出,糖尿病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知识来改变行为,要关注“心理”和“行为改变”两个方面。
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不仅仅是身体健康的损害,还包括给患者心理带来的负担。因此,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认知,既有利于疾病的防治,也有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疏导。
糖尿病教育是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控制和调节能力,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郭晓蕙教授指出,糖尿病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并最终达到控制血糖血脂的效果。
糖尿病的治疗,除了药物,平时的自我管理也非常重要。控制饮食和有规律的运动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医务人员叮嘱患者要控制饮食、规律运动,但是患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医嘱”的执行不理想,根源就在于他们缺乏对糖尿病的正确认知。糖尿病教育通过向患者和家属科普知识,从而坚定他们改变行为的决心,再通过改变行为提高自我血糖控制和调节能力,而不是通过一味强调危害和后果来吓倒患者。
糖尿病患者常常因为自身患病而被当做“病人”看待,他们的学业、职业、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会受到很多的影响。因此,糖尿病教育的关注点除了“行为改变”,还有从心理层面给患者支持。郭晓蕙教授指出,目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学组也通过教育工具的开发、小组式的讨论、同伴支持等项目来给患者以心理支持。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