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经常能够遇见这样一些患者,他们既有糖尿病,又合并有高血压。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常常困惑他们,比如血糖和血压哪一个更重要?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才能既有效降压又对糖代谢没有影响?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50%,而全部糖尿病患者中约80%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致命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高血压也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的助推器,而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也会引起血压的进一步升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使心脑血管疾病成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有学者将糖尿病与高血压共存比喻为“死亡二重奏”、“致命的联合”,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医生在给高血压分级时,会将合并糖尿病者列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他所面临的危险与血压大于180/110毫米汞柱时对身体的影响相当。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鉴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设定的降压和降糖目标就要更加严格。血压在没有糖尿病肾病时要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内,如果合并糖尿病肾病时就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空腹血糖要求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6.5%以内。这比单纯高血压或单纯糖尿病的控制标准更严格。
降压药物的合理选择
目前医院和药房中的降压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但归纳起来,目前我们可以选择的降压药物只有五大类,它们分别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以及α1受体阻滞剂。在这几类药物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贝那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等,如果患者有干咳等不适反应,也可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作为首选,因为这类药物除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外,还具有降压以外的血管保护作用,保护心脏、肾脏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脂肪代谢无不良影响。其次可选择钙拮抗剂,这类药降压作用较强,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但不适合心率较快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对合并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都不是最佳的治疗药物,但小剂量应用或联合其他类药物可以将它们对脂肪、糖代谢的影响降到最小。α1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对糖代谢有益处,适合应用于肾功能有损害或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但有的患者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长期应用易导致耐药现象,所以适合的人群有限。在药物的选择上,还应注意尽量选择长效制剂,并主张联合用药确保血压达标。
总之,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增加了心脑血管病及其死亡的危险,严格控制血压能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及病死率,因此这类患者的降压达标与降糖达标同样重要。
(实习编辑:李贺)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