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有10多年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久前因胆结石做了胆囊切除术,请问我还能继续服用瑞格列奈片降糖药吗?因为我从其药品说明书看到该药代谢产物主要从胆汁排泄,请问胆囊炎、胆道感染及胆囊切除的患者服用此药安全吗?
北京/张某
答: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肝细胞能不断地生成胆汁酸并分泌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而胆囊起到储存、浓缩和排放胆汁的作用。影响胆汁排泄的主要因素是肝功能和胆管。如果因各种原因使肝功能受损或肝内外胆管阻塞,药物的排泄就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不能使用该药。
急性胆道感染的患者,往往容易引起肝功能的损害,胆道的炎症也就影响胆汁的排泄,故瑞格列奈片是不适用的,而且应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如果是为治疗某种疾病而切除胆囊,胆汁可直接排入肠道,机体功能可通过代偿而适应,对人体整体功能影响不大,只要肝脏功能正常胆道无感染或梗阻,服用瑞格列奈片是安全的。
什么是胰岛“B细胞休息”疗法?
我今年63岁,6年前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先后服用过优降糖、消渴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药,血糖一直都控制在理想范围。可近段时间发现空腹及餐后血糖都比原来高出很多,就诊时,医生建议我注射一段时间胰岛素,让胰岛B细胞得以休息。请问我用上胰岛素后能撤下来吗?再口服降糖药有效吗?
河北/郭某
答:“B细胞休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2型糖尿病患者的B细胞在长期高血糖影响下,可发生对葡萄糖刺激的不敏感,并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形成高血糖,导致8细胞功能下降,再导致高血糖的恶性循环。“B细胞休息”是指采用抑制B细胞分泌或减少B细胞分泌压力的手段使B细胞休息,从而促使B细胞功能恢复,达到延缓糖尿病自然病程的进展和稳定糖尿病病情的作用,主要措施是通过用外源性胰岛素使血糖恢复正常。
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多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使用胰岛素,如妊娠、严重急性并发症、感染或行中、大型手术时都需要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此外,如果口服降糖药治疗时血糖控制不理想,也应尽快和胰岛素联合应用或完全改成胰岛素治疗,使病人胰岛细胞得到休息,胰岛的功能得到部分的保留。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以后,这部分的病人可以停用胰岛素而改用口服降糖药;当然,如病人的胰岛细胞已完全衰竭,即使让B细胞休息也不能使其功能恢复,则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补钙吗?
我于1987年患上糖尿病,1996年出现糖尿病肾病。经用雅施达治疗,尿微量白蛋白已恢复正常值。由于我有轻度骨质疏松,想补点钙。请问是否可以?补钙对肾脏可有损害?
重庆/邓某
答:首先,可以补钙。合理的补钙对肾脏是没有损害的。然而骨质疏松的治疗不仅仅是补钙,应针对骨质疏松的原因,积极进行治疗。
二甲双胍片与二甲双胍肠溶片有何不同?
去年9月份体检时,我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医生给我开了二甲双胍片,服药后效果不错。可我有多年的胃病,前段时间反酸厉害,医生就给我换了二甲双胍肠溶片。请问这两种药有何不同,降血糖效果一样吗?
甘肃/林某
答:二甲双胍主要是通过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和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而降低血糖,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能减轻体重,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效果不显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肥胖者。该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纳少、恶心、腹胀、腹泻、上腹不适等,有时会有乏力、疲倦、头晕,皮疹等症状。
目前二甲双胍有几种剂型,如普通口服片、肠溶片和控释片等。普通片剂口服后迅速从胃肠吸收,作用持续6~8小时,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肠溶片口服后,药物在上消化道并不释放而达到小肠部位定位释放,从而避免在胃部被酶解而躲过酶屏障,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和生物利用度,改善疗效,减少口服用量,同时避免了二甲双胍普通片剂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更安全、更可靠。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肠溶片的降糖作用与普通二甲双胍片相似,但其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对我失效的原因是什么?
我患糖尿病已8年,口服格列吡嗪片7年多,血糖一直控制很好。今年3月份,测早晨空腹血糖12.Ommol/L,餐后血糖达14.Ommol/L。医生说格列吡嗪对我已经失效,于是换用其他口服降糖药,但效果也不佳。请问格列吡嗪为什么对我会失效?应当怎样调整治疗?
江苏/邹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可以放宽吗?
我今年63岁,两年前被查出患有糖尿病。目前血糖监测情况为:餐后2小时血糖9.0~11。Ommol/L,空腹血糖7.0—8。7mmol/L,医生说老年人的血糖水平可以适当放宽,我的血糖控制还算满意。请问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明确指标吗?其理想值应是多少?
广西/李某
答:你的情况属于继发性降糖药物失效,事实上,每年有5%~10%服用磺脲类药的病人会出现继发性药物失效。引起继发性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病情进展、体重增加、合并其他疾病和使用影响降糖效果的其他药物等。如果换其他的磺脲类药效果仍然不好,可加用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等。鉴于你的血糖水平较高.使用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好的方案。
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I/L,餐后2小时血糖<11.0
mmoI/L,糖化血红蛋白<8.5%。这样既可以避免发生高血糖症状,又可 以避免低血糖危险。
为何空腹血糖一直居高不下而糖化血红蛋白化验正常?
我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近段时间来血糖波动非常厉害。早上空腹血糖为9.2~-14.0
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基本正常,为4.0~7.0
mmol/L,午餐前还经常会有轻微低血糖,有时甚至低到2.8mmoI/L。可我的糖化血红蛋白化验结果是5.8%,医生说血糖控制得很理想。我有点儿怀疑,真是这样吗?为何我的早晨空腹血糖一直居高不下而糖化血红蛋白化验结果是正常的呢?血糖长期忽高忽低会有什么后果吗?
江西/张某
答: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你的血糖波动主要是早晨的空腹血糖,除此之外其他时间段血糖控制理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可以是正常的。两者并不矛盾。长期空腹高血糖将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也会引起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你还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此外,血糖波动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目前的治疗方案,以获得血糖平稳达标的效果。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