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首先就是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痛苦,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关节炎转成慢性,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应卧床休息,置受累关节于最舒适位置.并迅速使用下列抗炎药物。
(1)秋水仙碱:对于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一旦怀疑或已经发作应尽早使用。一般用法:口服:0,5毫克每小时或1.0毫克每小时,1日总量4.0~8.0毫克,持续24~48小时,出现胃肠道反应停止使用;秋水仙碱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肝细胞损害、骨髓抑制、脱发、呼吸抑制等。故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者禁用。治疗无效者,不可再用,应改用非甾体抗炎药。
(2)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必得等。效果不如秋水仙碱,但较温和,发作超过48小时也可用。症状消退后减量。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等。在上述两类药无效或禁忌时使用,但一般情况下能不用激素尽量不用。
(4)急性发作期促进尿酸排泄及抑制尿酸合成药可暂缓应用。
2.间歇期和慢性期处理
目的是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防治和保护已受损的脏器功能。
(1)促进尿酸排泄:尿酸排泄减少是原发性痛风的主要原因,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丙磺酸、苯溴马隆等,适用于高尿酸血症期及发作间歇期、慢性期。不良反应有皮疹、发热、胃肠道刺激、激发急性发作等。用药期间需要多饮水,服碳酸氢钠每日3~6克等碱性药。
(2)抑制尿酸合成药:目前只有别嘌醇。可与促进尿酸排泄药合用,也可单独使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刺激、皮疹、发热、肝损害、骨髓抑制等.多发生于肾功能不全者,故此时宜减半量应用。
(3)保护肾功能,关节治疗,剔出较大痛风石等。
对于痛风的治疗,伍沪生院长强调首先要正确认识痛风,原发性痛风目前尚不能根治。在患了痛风之后,应该到正规医院诊治,接受正规治疗,遵从医嘱。单纯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只是减少了诱发因素或加重的原因.但并未解决其根本原因。因此,对于已经患有痛风的病人应该定期进行血尿酸的监测。伍院长建议痛风患者应该2~3个月查一次尿酸情况。有部分患者在用药物控制血尿酸正常后,就不再用药了,其实,这种做法就像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一样,一旦停药,尿酸就会在短时间内升高。所以,痛风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或终身服药治疗。
(实习编辑:吴伟棋)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