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年逾50岁,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应怀疑患有大肠癌”——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捕捉疾病的信号。然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专家姚礼庆教授却告诫: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以往“年过半百”才多见的大肠癌,正悄悄向年轻人袭来。由于医患双方都缺乏应有的警惕,我国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率竟高达78.5%。
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年龄小于30岁的大肠癌患者约占大肠癌总数的12。1%,是发达国家1.08%的12倍。作为全国规模最大、无痛内镜检查最多的内镜诊疗中心,中山医院发现的30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呈逐年增多之势,最小患者年仅8岁。
据姚礼庆教授介绍,与老年病人相比,青年人大肠癌具有早期病例少、恶性程度高、确诊时间长、转移比例高等特点。一般青年患者从有不适到医院求医、直至被确诊,往往需要5至10个月,直接导致了病情的延误。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期在三期或四期的患者近80%,而20岁以下的患者,几乎全部是病入膏盲的晚期,且恶性程度极高。在确诊的青年患者中,分化最差的粘液腺癌占半数以上,是老年患者的5至6倍。许多患者在发现便血后,大多轻描淡写地以痔疮施治,直到发生急性肠梗阻导致腹痛、或是等到肿瘤转移到别处后才如梦初醒,却悔时已晚。
姚礼庆指出,导致青年人大肠癌误诊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医生满足于已发现的如痔疮、息肉等良性疾病,而未予作进一步检查;或是只注重表面症状,缺乏对病史的细致了解和全面分析。其根源还在于医患双方都过分依赖年龄因素,患者自身不够重视,而医生则缺乏对青年人大肠癌的应有认识和警惕。
误诊率高,使患者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直接导致许多青年病人英年早逝。目前,我国青年人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6.7%,手术切除率仅为30%左右,明显低于同病种老年病人。
姚礼庆认为,要做到大肠癌的早诊早治,年轻人应摒弃侥幸心理,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作直肠指检、钡剂灌肠和结肠镜检查。随着无痛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往令人望而生畏的结肠镜检查已不再可怕,有望使青年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大大提高。同时,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练就火眼金睛,切不能以年龄作为疾病的判断基准而丧失警惕。只要医患都绷紧这根弦,就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青年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实习编辑:吴洁浓)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