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先做无创的动脉血管成像检查
“中风病人没有必要一来就选择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先做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 ,准确率在90%以上,而且是一种无创检查。”陈国东建议,如果动脉成像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才有必要考虑血管造影检查。
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也就是静脉注射含碘对比剂行CT增强扫描检查,是指从被检者的静脉中快速注入一种对比剂,通过人体血液循环,在血管(动脉及静脉)中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值的时间内进行扫描,经工作站的后处理重建出血管的三维立体影像。CT血管成像可以同时显示血管腔内、腔外和血管管壁病变,既可实现大范围血管成像又可实现小血管小分支的精细显像,甚至实现了运动器官如心脏的血管成像。
为什么要用碘造影剂?陈国东解释说,在CT扫描中,当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密度接近时,形成的CT图像自然对比度低,病变组织不易显示,这样单纯CT平扫容易遗漏病变;而CT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能使正常组织和病变间的对比更明显,有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明确病变的部位、数量、大小、性质、范围、程度等,有利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所得信息丰富,无需插管,无创伤,因此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检查方法。
潜在风险和并发症:临床工作证实静脉注射含碘对比剂行CT增强扫描检查总体而言是非常安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一般无需碘过敏试验。轻度不良反应可表现为一过性胸闷、咳嗽、喷嚏、结膜炎、鼻炎、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全身发热、荨麻疹、瘙痒、血管神经型水肿等。重度不良反应极为罕见,表现为喉头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惊厥、震颤、抽搐、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或其他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还可能会有迟发性不良反应,可表现为注射碘对比剂后1周内仍有恶心、呕吐、头痛、骨骼肌肉疼痛、发热等异常症状。
但个别受检者由于体质等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和某些不良反应。有严重的心脏病、心肝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哮喘、甲亢等疾病、高龄、过敏体质、过度紧张焦虑的患者做CT增强检查,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会加大,要特别谨慎和小心。既往有碘对比剂过敏史,应提前告知,如非不得以,不需要做增强检查。
专家解疑
含碘造影剂不一定要做皮试
无论做血管造影检查,还是做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都需要注射含碘造影剂,在以往都是要先做碘的皮试。吴大妈在广州市一院做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被告知无需做皮试,“不皮试怎知我过不过敏,这样安全吗”?她有这个顾虑。
“由于现在CT和血管造影使用的都是新型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低,使用前一般不需做皮试。因为做碘造影剂皮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即皮试阴性未必不出现不良反应,皮试阳性也未必会有不良反应,所以皮试的意义不大。”陈国东表示,在增强CT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方面,离子型造影剂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安全性差已基本被淘汰;而非离子型造影剂以其不良反应小、应用安全受到青睐。
温馨提示
含造影剂检查应观察30分钟再离开
为了安全起见,使用造影剂检查结束后,病人需留置观察至少30分钟再离开医院。因过敏反应多在注药后20分钟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最后他提醒患者,做检查的头一天晚上要休息好,做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无需禁食,但不要吃得过饱,以免检查中引起呕吐。(通讯员:魏星)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