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检 > 体检动态

中医体检知多少

2010-06-0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体检结束,翻过一张张化验单、检查报告,密密麻麻的数据不知何意,即使有建议也像隔靴搔痒。流于一般的医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和人们的期望,尤其在亚健康状态时,人体没有器质性病变,常规的医疗检测设备很难对其原因做出描述和判断。

  这时候,也许该做个中医体检,它的检查结果只针对你,给出的建议只适合你。

  中医体检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人体阴阳平衡、五脏相生相克的原理,从宏观和整体上来把握人身体状况。患者会先填写一份体质辨识调查问卷,将问卷结果与中华中医药学会确定的、由国家级名中医王琦创立的“人的体质九种辨识标准”进行对照,再辅助以传统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综合确定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当前的机能状态。针对患者的体质类型,医生从均衡饮食,合理运动,药膳食疗、膏方、针灸、经络养生、四季进补注意事宜、健康习惯等各方面,给出正确而有效的康复指导意见。

  方法:不借助仪器

  采访时正遇上一名女士体检完,在征得本人同意后,我们在长达6页纸的体检结果上看到,专家组判断其体质为“特禀质”,正处于慢病状态,对气候适应能力较差,易患过敏性疾病。医生给出了饮食起居、运动睡眠、疾病预防等各方面的建议。该女士表示,每到冬春季节,她的过敏性鼻炎就会发作,中医体检的结果和她平常的身体状况非常吻合。

  与西医体检不同,中医体检不借助或者较少借助仪器;体检的结果也不是一张张化验单,而是对受检者的体质类型做一个辨证分型,确定受检者是正常质型、阴虚质型、阳虚质型还是气血两虚质型等等。体检的目的主要是根据体质分型的结果,对受检者今后的日常生活、饮食、情绪、起居等进行恰当的指导。

  没有仪器设备,光靠医生看一下,能看得准吗?中医体检不像西医那样有量化的标准,怎么保证医生不会胡乱判断?很多人都对这种体检方式提出质疑。

  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梁医生告诉《时代周报.健康忠告》记者,中医体检主要是根据中医诊断学理论,对受检者的身体状况做出综合判断,根据九大体质辨识理论(该理论经过全国专家论证)将体检者的体质分型,分别给予指导,做到未病先防。当然,人的体质类型会随着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中医体检仅凭个人判断免不了有误差,但经多学科专家会诊,对体检者的体质类型确定一般不会有错,“目前已经有人在做这方面客观量化的研究”。

  无论西医体检结果正常与否,只要你觉得身体有任何不适,中医都可以为你进行辨证分型,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康复。或者,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中医体检也可以通过舌诊、脉诊等给你辨出一个子丑寅卯。尤其是那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平日里总觉得有这里或那里不舒服,西医检查总是无异常,或有异常但经过反复治疗效果不佳,这类患者更适合中医体检。

  消除西医盲点

  即将跨入本命年的廖女士是一家科研单位的“白骨精”,近来经常感到头晕、疲乏、心烦、没食欲,单位医院的设备是进口的,接诊大夫的医术是超一流的,但一台台仪器吐出的一张张化验单、一份份检查报告、一组组密密麻麻的数据竟都确凿地归结成4个字“大致正常”。

  面对体检报告上“真实的谎言”,朋友向她推荐了中医体检。

  医生一番把脉看舌问诊后说,脏腑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工作太忙引发月经不调、神经衰弱而已,三服汤剂后,廖女士又容光焕发了。

  “像这种仪器查不出症状的病号我们接诊过不少。”医生说,这很正常,中医体检与西医体检,两者各有长处。对于一些比如血压、血糖居高不下等有明显病症的患者还是需要借助西医的检测,必要时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案,中医提供辅助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给予中医治疗。

  对于亚健康人群即中医所说的“未病”人群,西医体检往往无能为力,而此类情况正好属于中医体检中的病理体质所能涵盖的内容。

  适合哪些人?

  有病治病,无病养身,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体检对每个人都是适宜的。例如养身进补,也是要根据人的体质。现在市面上各种补品盛行,许多人凭广告或他人推荐进补,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反而补出毛病来。

  主动健康者:健康人群希望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时,可以将中医体检作为一种方式。

  亚健康人群:如果处在亚健康状态,身体没有明显不适,使用西医体检手段,“亚健康”人群难以现形。而中医师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患者的身心状况及环境对他的影响,指出健康隐患,提出个性化的养生防病方案。

  慢性病患者: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也非常有必要进行中医体检。因为长期接受某种治疗或服用某种药物,必然会对体质平衡产生影响。通过中医体检,了解这种影响,及时进行中药调理并配合平时饮食调理,对人体功能的一些变化进行主动性干预,就能达到既不影响治疗,又能减少副作用伤害的目的。

  西医检查正常的老病号:身体感觉不适,疲倦、气短、多汗、怕冷或怕热、口干或口淡,但经西医检查结果正常,或虽有异常但治疗效果不佳,这类患者更适合看中医。

  打算进补的人:进补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辨证地补,所以建议进补前用中医体检来把关,以便充分发挥进补食物或药物的功效。但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生活环境、饮食的作用,人的体质类型可以改变,现在的检查结果数年后未必适用。

  不可取代西医

  尽管中医体检花钱少、结果出得快,对养生保健、调理气血阴阳有明确的指导作用,但中医体检并不能检查出所有的疾病。有人以为中医体检可以“包看百病”,甚至想以中医体检来替代西医的全面体检,这种看法是不现实的。

  中医诊断主要是通过了解受检者的各种外在表现,来推断受检者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等变化,给出一个诊断。如果在病变早期,人体尚未出现体外表现、生理功能的变化,那么中医很有可能就查不出来。比如说令人闻之色变的恶性肿瘤,早期往往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患者的气血、阴阳都很正常,这时进行中医体检一般发现不了,如果等到患者的气血盛衰和阴阳平衡有明显变化时,可能已经到了肿瘤的中期或晚期,那时再治疗就为时已晚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有经验的中医师能通过问诊和把脉发现某种早期恶性肿瘤。

  相比之下,西医更注重仪器的诊断,它可以通过抽血查肿瘤相关蛋白、胸部X线、腹部内脏B超,甚至CT、MRI(磁共振)等方面的检查,及早发现早期癌症,早诊断、早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除此以外,西医有明确的检查数据作为结果,而中医体检不借助任何仪器,主要靠受检者主观感受(如怕冷)和医生的主观判断(如面色白、脉细弱),因而带有较多的主观性。如果接诊医生经验不足,很可能会造成诊断不确切甚至误诊或漏诊。

  中西医体检各有所长,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检方式。如果是西医体检没有发现问题,但身体总有不舒服(有临床症状或体征),或者希望了解自身的体质属于哪种类型以便于调理(如孕前、体弱),或有慢性疾病而西医久治不愈者,建议做中医体检;如果是想预防各种多发病(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呼吸疾病)的发生,了解身体内部有无早期病变,还是老老实实去看西医,做个全面检查为好。

(实习编辑:黎建红)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