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尿常规化验检查,我的尿蛋白减到(1+),肾功能在慢慢恢复,尿蛋白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也下降了……”。住在某肾病医院五病区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杨林高兴地对病友说。在病区采集病例,时常可以听见一些肾病患者和医生在谈论化验单上的尿蛋白加号的问题,那么尿蛋白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指标又是否可以反应一个阶段肾功能的状况呢?
什么是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150毫克,称为生理性蛋白尿。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在尿常规检查时的蛋白尿即是说的异常蛋白尿,尿中蛋白每天超过150毫克,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那么尿蛋白异常增加是如何产生的呢?
蛋白尿形成——原来是肾脏纤维化在“作怪”
人体的肾脏是个巨大的滤过器,将人体毒素通过肾脏滤过排出体外。但肾脏滤过功能一旦受损,就会有生理改变,就会有蛋白尿、潜血出现。有许多患者对蛋白尿的产生很迷惑,都想了解它的产生原因及具体过程。
某肾病医院把肾脏的病理改变称为肾脏纤维化,是吻合当前肾脏病的最新理论的。某肾病医院把肾脏纤维化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炎症损伤阶段(诱导期)、炎症基质形成期、纤维化瘢痕形成期。
大量蛋白尿的形成贯穿于肾脏纤维化进程中,主要是由于肾脏遭到损伤,滤过屏障基底膜孔径扩大或断裂,而导致蛋白漏出。在肾脏纤维化的启动阶段时,也即炎症损伤阶段,由于各类感染导致体内自我调节机制功能紊乱,形成不同的免疫复合物,进而这些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不同的固有细胞区。
这些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就会吸引身体内不同类型的炎性介质,炎性介质和免疫复合物一结合,就会导致各种类型的炎症反应,这些炎症反应就会激发肾脏细胞,对所沉积处的固有细胞进行破坏损伤。
肾脏功能细胞遭到损伤后,就会导致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组织就会因缺血缺氧而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进而进一步损伤肾脏固有细胞。
肾脏细胞一旦受损产生炎症反应后,肾小球局部就会出现“高滤过、高灌注、高内压”三高症状,肾小球的局部就会有病理改变,如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基底膜滤过孔径增大或闭锁、或基底膜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这些变化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通透性增强。
有了这个改变后,肾脏代谢时就会有大分子蛋白从基底膜漏出,这时漏出的蛋白超过150毫克/天,被视为异常蛋白尿时期,此时就会出现尿常规里的蛋白加号。一旦发现有蛋白尿,就要及时化验检查,及时诊断,及早治疗。
当然,蛋白尿不只是存在于炎症损伤阶段,它在肾脏纤维化的各个阶段都有出现,只要基底膜受损,通透性增强,就会有蛋白漏出。除非肾病患者到了尿毒症终末期,肾脏纤维化程度已经超过90%,基底膜滤过孔闭锁,大分子物质不能漏出,此时就会出现无尿或少尿,更谈不上会有蛋白漏出。
阻止肾脏纤维化应从何处入手?
蛋白漏出过多会造成低蛋白血症,会影响生命体征平稳,因而减少蛋白漏出是解决低蛋白血症的根本。那么如何来减少蛋白漏出呢?
减少蛋白漏出就得修复受损肾脏,修复基底膜。传统西药在控制蛋白漏出时,只是暂时控制住不让蛋白漏出,而没有从根本上修复基底膜。因而一旦停用西药后,蛋白依旧漏出,尿蛋白加号仍然会出现,所以西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个时候,某肾病医院推出了微化中药辅以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案,来减少蛋白漏出,修复基底膜损伤,从根本上改善低蛋白血症。微化中药具有扩血管、抗炎、抗凝、降解、修复之功效,其活性物质进入体内后就会贯穿整个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对肾脏纤维化进行阻断。具体来说,活性物质进入体内后就会扩张各级肾动脉,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增加肾脏的有效灌注量,纠正肾脏缺血缺氧状态;其次活性物质还对炎性因子、凝血因子灭活,减少炎症反应和微血栓形成;另外,微化中药活性物质还对形成的细胞外基质进行降解,使受损细胞恢复活性,恢复功能;除此,微化中药活性物质还具有修复功能,为肾脏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营养物质。微化中药通过这几步作用后,受损肾脏得到修复,受损基底膜得到修复,从而滤过功能提高,漏出的蛋白减少。基底膜得到修复,蛋白漏出减少后,就会从根本上缓解低蛋白血症,改善患者身体状况。
(实习编辑:潘东波)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