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天然的“筛子”,而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是“筛子的过滤”功能出现了问题,这也是肾病的特殊之处,需要接受饮食治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营养师陈元,将其总结为一句顺口溜:蛋白质需计算、总热量要合理、盐或钠严控制、钾和磷有节制。
蛋白质,摄入多少记公式:饮食中蛋白质来源丰富,既包括玉米、豆类等植物蛋白,又包括牛奶、鸡蛋,鱼肉、家禽、瘦肉等优质蛋白。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每天能吃多少蛋白质,恐怕要费一番功夫,需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多少以及体重,进行简单换算。举个例子,如果患者体重60公斤,GFR是20,那么对应的公式是GFR:15~25(0.6克/公斤/天),其最终可以吃的蛋白质是0.6×60=36克。
热量,可用淀粉类当主食:慢性肾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多吃天然食品,少吃加工食品或是高热量食物。还可以用淀粉类的食物当主食,比如地瓜、芋头、土豆、山药等,淀粉除掉了植物蛋白的同时还保留了食物部分热量,不会造成热量超标。
食盐,每天摄入量低于3克:肾病患者吃太咸或是钠摄入过多,将会加重肾脏负担,造成水钠潴留、高血压等并发症,可以说低盐是整个饮食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世卫组织规定,正常人每天钠摄取量应低于2000毫克,即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中晚期肾病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则应低于3克。
但有的患者易走极端,太严格遵照医嘱饮食限盐,甚至数年不变。这些患者应注意随病情变化调整,如腹水、水肿加重时,限钠严格些;而低血压、血钠低、透析治疗、使用利尿剂等,则适当放松钠盐摄入。
钾和磷,几类食物要少吃:如果长时间吃钾和磷含量比较高的食物,肾病患者有可能引起钙磷失衡或是肾性骨病、高钾血症等。一般来说,高磷食物来源主要有腐竹、紫菜、木耳、菌菇、海产品、动物内脏等;高钾食物主要有菠菜、冬笋、白菜、海带、香蕉、西瓜、橘子等。在烹饪高钾的蔬菜前,可以先水煮片刻,之后再把水倒掉,就可以除掉食物中的部分钾,减少其摄入量。
事实上,通过调整营养素摄入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但饮食控制只是慢性肾脏病治疗一部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曲贞指出,在肾脏疾病专科门诊中,一个患者会得到肾内科专科医师、营养师、药理师共同实施一体化治疗,还包括透析前患者教育、营养与饮食指导、以及用药指导,因此在日常体检中发现的早期肾病,一定要尽快找专科医生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