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因左面部皮损2年,于1996年10月25日初诊。2年前无明显原因发现左颧部有一红丘疹,轻痒,当地医院给予“皮炎平”外涂,皮疹继续向外扩大,形成化脓性斑块,伴有疼痛,被疑诊为寻常狼疮,给予异菸肼及中药治疗。皮损未见好转并渐向外蔓延,周围又出现新的损害,遂来诊。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本人及家族中无结核病史。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 左面部有一 1.5cm×2.5cm 大暗红色斑块, 表面结污黑色痂, 压之痂下有少许脓液溢出, 去掉痂可见乳头状肉芽;斑块的左下方近边缘处有一0.5cm×0.5cm大的暗红色斑块,表面破溃结痂,基底浸润。斑块的右下方近鼻侧可见2个0.2cm直径大的红色小结节,表面无破溃。取脓液及肉芽组织涂片镜检阴性。取皮损标本接种于沙堡培养基分别置于25℃和37℃培养,1周内均长出乳白色酵母样菌落,中央出现淡褐色。2周后,于25℃培养的菌落变为棕黑色,有较多细皱褶,边缘少许短气中菌丝。镜下见菌丝细长,分支分隔,分生孢子梗多数与菌丝垂直,其顶端簇集3~5个至多个圆形、梨形小分生孢子,还有许多孢子沿菌丝两侧分布。菌种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诊断为固定型孢子丝菌病。
治疗经过:于1996年11月14日起给予特比萘芬片(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批号(95)卫药试字X41号)250mg口服,每日1次;局部用苦参煎液湿敷,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周后结痂脱落,脓液消失,皮损为干燥肉芽肿性斑块。停中药煎洗,继服特比萘芬。30天后皮损大部分消退,变薄,但培养仍有菌生长。继续服药20天,皮损全部消退,留有细条状瘢痕。真菌培养阴性。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将特比萘芬改为隔日口服1次,剂量同前。20天后复查,局部仍为瘢痕,真菌培养阴性,判为痊愈,停止治疗。半年后随访皮损无复发。
服药期间无胃肠道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分别于服药半个月、1个月和停止治疗时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实习编辑:吴晓薇)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