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病 > 皮肤病

着色芽生菌病和暗色丝孢霉病

2008-03-25 18:51:0039健康网社区

  由黑暗色真菌(包括双极霉属,分枝瓶霉属,分枝孢子菌属,德勒霉属,外瓶霉属,产色芽生菌属,瓶霉属,支孢霉属,Ochroconis,鼻毛癣菌属,线形担子菌属和万氏菌属)引起的皮下组织,鼻窦,脑及其他组织的感染。

  症状和体征

  着色芽生菌病为一种皮肤感染,受累者大多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有免疫功能的正常人。其特征为乳头状瘤样结节形成,并有溃疡倾向。多数感染从患者的一只足或腿部开始,但身体的其他暴露部位也可受感染,特别是皮肤破损处。疾病初期为小而瘙痒的丘疹并不断扩大,与皮肤癣菌病(癣菌病)相似。病变可扩展,形成暗红或紫罗兰色的,边界清楚基部坚硬的斑块。数周或数月后可沿淋巴引流道出现高出皮肤约1~2mm的新病变。在斑块中心出现坚硬的,呈暗红色或灰色菜花状的结节突起,在4~15年的病程中,逐渐延伸覆盖肢体。可发生淋巴管堵塞,可有持续性瘙痒,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溃疡,偶尔可引起败血症。

  暗色真菌也可以引起正常宿主的其他类型感染,并已经逐渐被认为是免疫受损者的机会性病原体。多数真菌学教科书把这些特殊的皮肤感染划为暗色孢霉病。可发生侵袭性鼻窦炎,有时可伴有骨坏死,也可发生皮下结节或脓肿,角膜炎,肺肿块,骨髓炎,真菌性关节炎,肌内囊肿,心内膜炎,脑脓肿或慢性脑膜炎。

  诊断,预后和治疗

  后期着色孢菌病病变具有特征性的外观,但早期病变可能被误诊为皮肤癣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必须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培养,与众多其他原因引起的面部特殊的皮肤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相区别。普通的苏木素和伊红染色组织标本很易辨认出暗色真菌,表现为分隔的,反映出其自然黑色成分的棕褐色小体。Masson-Fontana黑色素染色可确定其存在。为鉴定致病菌种需作培养。

  对具有正常完整防御功能的人,暗色真菌极少引起致死性感染。威胁生命的疾病常发生于免疫受损的患者。伊曲康唑尽管不是对所有的病人都有效,但仍是最有效的抗真菌药。有时可用氟胞嘧啶辅助性治疗,因为虽然有一些病变可能反应快,但常会复发。氟康唑很少可使病变消退,两性霉素B也无效。许多病例需外科切除方能治愈。

(责任编辑:辜毅)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