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老人生活

养生是科学更是艺术

2008-03-04 16:44:0039健康网社区

  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浩瀚的文献典籍,随处都可发掘养生的“学”与“术”。超出人类的范围来看,养生本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趋利避害的保护性本能,自从有了人类,才使养生实践成为人类文明,这一文明必将惠及一切生灵。在《黄帝内经》中养生叫“道生”,因生物是顺其自然规律而生的,遵道而生称为“道生”。“道”是永恒的,所以《黄帝内经》说“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也是《老子》所谓“死而不亡者寿”。高尚的境界,并不追求肉体长存,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不为长生而养生,只为提高生活质量,适度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在《黄帝内经》中,我们祖先总结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黄老之学”,就是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传统养生学。在历史上,医、儒、道、释、武、艺等各家,都有其修身养性的学问,实际上都属于养生文化的范围。比较起来,医家和道家对养生学贡献较大。例如医家的食疗药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道家的食气、存想、房中等等。 “养生”一词,早见于马王堆出土的古代简帛医书中,有《养生方》、《却谷食气》、《导引图》等大量养生医籍。唐代名医孙思邈著有《千金方》,熔医、儒、道、释、杂各家于一炉,建立了养生学的完整体系。在《道藏》中,养生思想和养生术也较为集中。医家兼道教学者的葛洪,在其代表作《抱朴子》中说得好:“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矣。”用现代观点来看,养生学应该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是吸取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而运用于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西方拉隆德的保健理论认为:人类的健康,是由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保健医疗体制决定的。传统养生学的观点也正是如此,《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针对现代人的过分追求和纵欲,我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应自觉地调控心理和行为,这就是修身养性的艺术了。德国奥登堡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说,未来的医学是人类学会用大脑给自己治病的医学。我们祖先早就说“体内自有长生药,何必苦心向外求”,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报道,国外科学家发现人体就是个大药库。这并不奇怪,《控制论》认为人体是最复杂、最灵敏的自动调节系统,控制就是选择,只要没有“欲令智昏”,必然会选择健康长寿之路。从宏观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微观的人体调控会自动完成。养生需要医药,但决不能依赖医药,一切高科技都离不开心灵。心灵蕴藏着无穷的潜能,心灵的升华要靠生命艺术,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走向自由的王国。

(责任编辑:杨淼)

养生是科学更是艺术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