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名人轶事

《文子》养生长寿之道

2007-12-26 15:15:0039健康网社区

  《文子·九守》篇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守神达和思想,强调以守和守神为内心持守之道。养神守神可达“神清意平,百节皆宁”,而“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则为“神无所挠,形无所劳,故为治养之本也”。单纯的“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则是养生之末。

  《文子·下德》篇提出重生思想:“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即重生,重生,即轻利矣。犹不能自胜即从之,神无所害也。不能自胜,而强不从,是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分析此段文字,重生相对于轻利而言,是养生的根本认识前提,没有这种认识,利欲面前就不能辨别轻重,则无论如何高明的养生之术、多么深邃的养生之道,都难以经受住利欲的诱惑而显得苍白无力。

  要想守欲,必先知欲。首先,要知道欲望对养生的必须性和合理性。《文子》认为无欲不可以养生,因养生本身即是最大的一个欲。不管养生方式如何,都离不开物之养,若人们衣不御寒,食不果腹,如何节欲?又何谈养生?因此物质为基础,富民足欲才能养生治乱,故又云:“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谷足食多,礼义之心生;礼义丰重,平安之基立矣。”生而得养才会平和,故不通物无以清静,只有嗜欲才会反而害性,“人从(纵)欲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国则乱,以治身则秽”。

  《文子》也承认利欲与养生存在矛盾,如果一个人嗜欲萌生,必使精神躁动劳顿而伤神伤身,必陷入随心所欲或以智役物,逐物伤神,而一旦精神受到损伤,必然使形体陷入疲顿,不能养生长寿;且目见外物惑心,心随欲而动,逐欲无节,则是受物欲的主使而不能自主,陷入欲望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做超乎常性之事,而引起祸患。一旦触犯法津或众怒,身陷囹圄,身之供养都不由己,行动更谈不上自由,哪里有养生之道可谈?常人多认识不到这点,多“以欲滑和,目见外物而心受物欲诱惑而不能自主,逐欲无节,必陷入随心所欲或以智役物,逐物伤神,以欲乱心,以嗜欲伤生”。

  有了以上养生之道的认识基础,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知行一致。

  重生轻利,放情就志,随顺得和

  重生轻利不等于否认利欲的存在,而是在利欲与养生之间有个度,即不以伤神为主。不伤神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欲的承认,如果内心战胜不了利欲的诱惑不如从之,则顺性适欲而养形,使自己的心志处于坦然平和状态而神不伤。二是如果心不能摆脱利欲的诱惑而又不顺,则是强行而违背自己的心志,心在欲望沼泽中挣扎而伤神,因此是重伤。重伤之人,轻则为了利欲的不满足而劳心伤神伤生,重则为了满足自己的利欲而做出诈伪、犯法之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文子》养生之道不是自闭情欲,若不能自胜情欲又不能释放,还勉强使之顺从心志,则重伤其神。

  若心未能忘怀于物而勉强去除它,虽坦言轻利,亦违道逆性,必重伤生,因此重生于顺性从欲而为,以静柔之道使欲望得适。故在放与顺之时,要能知“和”,只有知和才能不伤己亦不伤人,动静得适而得养生之本,知和并以随顺得和,这是文子学派养生之道的精髓所在。

  适情辞余,顺性适欲,不以嗜欲伤生

  《上礼》云:“知其无所用,虽贪者皆辞之,不知其所用,廉者不能让之。”需要能够审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憎之情、和喜怒之节。以道术来度量自己的欲望,凡事足以养生即可,诚如《上仁》所云:“夫养生不强人所不能及,不绝人所不能已,度量不失其适。”《下德》、《微明》也阐明在利害祸福嗜欲面前,能够循其度量,做性分之事,适情辞余,使自己与他人之欲、自己之欲与性之间欲达到适度而已,适度则不会变成嗜欲而伤生,做到“食足以充虚接气,衣足以盖形御寒,适情辞余,不贪得,不多积……意气无失……精神内守形骸而不越……适情而已,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乎己而贪污之心无由生也”。

  优柔委顺,神清意平,不以情欲乱其心性

  “本人之性,无邪秽,久湛于物,即忘其本,忘其本即合于若性。衣食礼俗者,非人之性也,所受于外也。故人性欲平,嗜欲害之……夫纵欲失性,动未尝正,以治生即失身,以治国即乱人。”养生若有心于德,则此心险,难以直性命之情,故养生要优柔委顺,不以思虑、喜怒、聪明等情欲乱其心性,才能去掉嗜欲而做到神清意平,形气神兼养两不伤。

  以心制欲,静漠恬淡,不以所有害所养

  养生必去嗜欲,而去嗜欲必须治心,使心既能适欲,又能顺性,在欲与性矛盾时能以养性为主。老子以心能知足作为去嗜欲的方法,庄子以“忘”为治心的手段,孟子以不动心为修养之术,《吕氏春秋》强调以心来制约耳目之欲,《淮南子》认为心对欲望有调节作用,主张以心制欲,而《下德》篇论重生思想,承认人追求利欲的合理性,主张不以养形伤神,不为利欲害身甚至危及生命,认为治心对人们收敛自己欲望的作用巨大,《上德》即曰“主者,国之心也,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符言》也说:“圣人不胜其心,众人不胜其欲……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故圣人损欲而从性……耳目口鼻,不知所欲,皆心为之制,各得其所。”又云:“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心之治乱在于道德,得道则心治,失道则心乱,心治则交让,心乱则交争。”

(责任编辑:杨淼)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