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人 > 名人轶事

宋高宗赵构的长寿法

2010-03-13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中国古代的皇帝,如果从秦始皇算起的话,一共有408位。在这些皇帝当中,有五位寿命超过80岁。他们是清高宗乾隆88岁、梁武帝萧衍85岁、女皇帝武则天81岁、五代吴越武肃王钱镠80岁,还有宋高宗赵构。

  赵构就是那个宠秦桧,杀岳飞,偏安一隅的昏庸皇帝!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母亲被俘的惨痛之后,仍然活了81岁。抛开其他的不说,单是他在经历了如此大起大伏的人生经历后,依然能够得长寿,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他的养生经验对我们今人该有怎样的启发?

  明代学者龙遵叙在他的养生学专著《食色绅言》中谈到赵构的长寿之道时认为,高宗长寿,是因为先天禀赋和后天寡欲。汉代学者王充说:禀气渥(厚的意思)则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内经》也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看来,龙遵叙之言不谬。

  除此两个原因外,笔者认为,赵构能够得以长寿,还有另外三个原因: 重视医学 宋朝的皇帝大都重视医学的发展。在宋太祖赵匡胤时,就下令组织医官们修订了宋代第一部药典《开宝新详订本草》,还开了皇上为医书写序的先河,以后各代都有效仿。赵构的父亲宋徽宗赵佶也曾诏令御医们编写了《圣济总录》200卷,自己还写了一本《圣济经》10卷,总结了相关的医学理论和养生保健方法。宋徽宗认为养生要“阴阳适平”,还要重视饮食调养,起居、情志的调养,反对药石补养等等,这些养生论点出自一个威仪天下的皇帝,而且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这些无疑会对赵构的养生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前辈的影响下,赵构也亲笔写下了《养生论卷》一书,这不但展示了他高超的书法艺术,更说明了他对医学以及养生理论的重视。 精于书法 历代书法家皆高寿。书法不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赵构少即醉心书道,自谓:“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赵构曾自谓:“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取舍,至若禊帖,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他整理收集宣和内府因战乱而散失的古代法帖名画,身体力行地提倡大众研习书法。他认为:“士人于字法,若少加临池之勤,则点画便有位置,无面墙信手之愧。”一时间,以高宗为中心,南宋几乎掀起了一个学书高潮。

  饮食卫生 《西湖余志》载:高宗在德寿,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其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食之必尽……吴后问其故,曰:吾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古时候皇帝吃剩的菜肴,一般赐给宫中其他人吃。高宗在进膳时,“必置匙箸两副”,先用“公筷”及“公匙”将食物取置于的自己的容器中,再用另一双筷匙食用,注意不让吃剩食物被污染。 看来,虽然赵构在政治上是个昏庸的君王,但在饮食方面,却颇讲究卫生,这也许是他活到80多岁高寿的原因之一吧。

(实习编辑:李文展)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