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可以降低部分人群的敏感性,主要是通过阻断5-羟色胺再摄取,从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但是由于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所以并非所有人群使用抗抑郁药物后,均可以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部分人群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或出现其他副作用。
1、药物依赖:部分人群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时,为了增加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效果,会大量增加药物剂量。当药物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人体对药物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一旦停药,可能会出现药物无法耐受的情况。因此抗抑郁药物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剂量、疗程使用,不可擅自增减药物剂量;
2、其他副作用: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影响血液系统,导致粒细胞减少,引起免疫功能下降。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肝功能损伤,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果服用剂量较大,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3、停药反应:部分人群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停药反应,如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失眠等;
4、其他:部分人群可能因为抗抑郁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出现心慌、心悸、视物模糊等症状。
此外,抗抑郁药物还可能导致头晕、便秘、排尿困难、口干、身体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所以使用抗抑郁药物时,应严格遵照医嘱,不建议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