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补肾壮阳,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2019-07-23 17:58:0839健康网

作者:健康中国2030指数研究院 因卡 曦子

  摘要:在中国,一个物种能吃还能补肾壮阳,它就会濒危。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会,曾经发布《犀牛角消费报告》报告里说:“亚洲人误以为犀牛角能壮阳,致使非法盗猎活动猖獗” ;本来“无危”状态的禾花雀在13年里硬生生被吃成了“极危”;因为能补肾壮阳,这几年烧烤店里的羊腰子、烤韭菜也火得不行;而把服用补肾壮阳药物当做日常保健的行为比比皆是……

  世上没有后悔药,补肾之前先补脑。2019年7月,健康中国2030指数研究院发布《健康中国OTC品牌建设新思维--补肾壮阳类OTC营销一体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透过报告,我们为您盘点了补肾壮阳七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性功能不好=肾虚

  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男性朋友的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男人往往有一个误区:把性功能不好归咎于“肾虚”,甚至认为补肾就是“补阳壮阳”。医生在临床上也发现,有不少患者在“肾虚”和“性功能不好”之间划等号。

  解读: “肾藏精、主生殖”,有时肾虚确实会影响性能力,但性能力出现异常不一定是肾虚的问题。

  健康提醒:有许多患者的性功能不佳,确实是和肾虚有关,但是性功能欠佳可能还与其他方面的原因有关,比较多的是与肝胆的湿热有关。这时就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用药,以求达到最佳的疗效。另外,补阳壮阳只是针对肾阳虚这一类型的患者,但如果患者是肾阴虚,补阳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文 专业指导)

  误区二:肾虚是男性“专利”

  现象:在39问医生平台内,与“补肾壮阳”相关的问答可分为四大类,其中男性肾虚类问答日均UV约6.7万人次,而女性肾虚类问答日均UV仅3千人次。(见图1)

  图1

  制图:健康中国2030指数研究院

  解读:不管是广告宣传,还是日常关注的肾虚对象,无一例外都指向男性。但“肾虚”并非男性“专利”。

  健康提醒:不止男性会出现肾虚,其实女性也会出现肾虚,尤其是肾阳虚。原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身体一向比较虚弱,有肾虚表现;过度劳累,伤及肾而出现肾虚的表现;性生活过频(所谓房劳)、妊娠次数过多、多次人流手术及多次生产等直接伤及肾而出现肾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生梁文 专业指导)

  误区三:肾虚就是肾出了问题

  现象:“肾虚”这一概念充斥在许多药品、保健品的广告中,但很多患者对于肾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不清楚,常常认为肾虚就是“肾”这个器官出了问题。

  解读:由于缺乏中西医相关医学知识,不少人对疾病的认知容易简单化、片面化。

  健康提醒:中医的肾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是一个系统,涵盖了西医学中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综合功能,可谓牵一发动全身。西医的肾,就是解剖的肾。仅指人体内的一对内脏器官,主要负责排出身体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酸碱平衡。“肾虚”主要是肾的精、气、阴、阳不足,是一个中医词汇,主要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五个症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生梁文 专业指导)

  图2肾虚症型分类

  制图:健康中国2030指数研究院

  误区四:服用补肾壮阳OTC中成药,“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现象:《报告》中小样本调研数据显示(见图3),由于身体尚未出现不适症状,用于调理身体,强健体魄的用户占七成以上。民间也有大量患者就认为中成药没有副作用,可以作为“补药”长期服用,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欠佳,长期服用一种或几种补肾壮阳中成药OTC。

  图3

  制图:健康中国2030指数研究院

  解读:不少补肾壮阳中成药OTC的说明书,在不良反应项下都写着“尚不明确”4个字。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患者对于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缺乏重视,甚至盲目的认为中成药没有不良反应,可以长期服用或者预防疾病。这种错误的认知也为补肾壮阳中成药OTC的滥用埋下了伏笔。

  健康提醒: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成药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有些成药中也配有一些具有毒性的药,应注意用法、用量。

  药品和保健品不同,需要根据医嘱,依据病情和个人身体情况选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误区五:购买补肾壮阳OTC中成药,也存在“种草”和“拔草”行为

  现象: 近几年,看广告和看网上评论吃药的人越来越多。

  解读:当下,补肾壮阳药品宣传遵循大市场模糊原则。不少企业在做药品广告时,惜字如金,极力突出药品的优点、特长、特效,而不是客观、全面的介绍药品。一些人身体出现不适,感到症状与他人相似,就在网上评论或者广告的引导下,模仿他人用药,却忽视了许多疾病可能有类似的症状,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诱发因素等。

  健康提醒:

  同一药物对于不同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因病、因人科学地使用药物,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用药前需要全面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不清楚则需要求助于专业人士。

  误区六:治肾虚,用六味地黄丸

  现象:一说起治肾虚,许多人自然而然会想到六味地黄丸,作为千年古方,六味地黄丸一直备受消费者的信赖,在《报告》的小样本调研中也显示,消费者青睐并愿意推荐的补肾壮阳OTC中成药产品排名第一的就是六味地黄丸。(见图4、图5)

  图4

  制图:健康中国2030指数研究院

  图5

  制图:健康中国2030指数研究院

  解读:传统广告广谱式的“轰炸”,容易让消费者“断章取义”,无法了解疾病用药全貌。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等症。不少人将其作为“保健品”,在未经中医辨证分清虚实的情况下长期服用,容易出现问题。

  健康提醒:胖人和怕冷的肾阳虚者也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否则可能加重病情。另外要注意,该药不宜在感冒发烧时服用,以免影响康复。脾胃不好者长期吃六味地黄丸还可能影响消化功能。(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刘绍贵专业指导)

  误区七:补肾壮阳OTC中成药都适合“自我药疗”

  现象:药店林立,药物购买便利良多,《报告》小样本调研结果(见上图3)显示,消费者出于调理身体及身体不适症状治疗而自行购买补肾壮阳类OTC的比例达到六成以上。

  图6地黄丸家族图谱

  制图:健康中国2030指数研究院

  解读:OTC即非处方药,顾名思义不需要医生开方,消费者就可以自行购买。因此在消费者的观念中则自然的认为这一类型的药物自己是可以自行选择,何况去药店购买要比挂号看医生开药来得方便。

  健康提醒:随着“自我药疗”意识的深入人心,药品OTC管理确实给求医问药者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药品不是普通的商品,补肾壮阳OTC中成药也不是保健品,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加之肾虚的复杂性、消费者对于疾病认知的模糊性以及相关治疗药品的多样性都在某种程度上潜藏了吃错药的风险,导致贻误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合理使用补肾壮阳OTC中成药无疑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链接>>>https://www.wenjuan.com/s/uMNfAb/,免费获取完整报告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