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性 > 保卫精子

40年间全球男性精子浓度下降59.3%!闹精荒影响生育

2017-08-31 01:18:51健康时报

  近日,国际生殖与妇产领域顶级期刊《人类生殖学快讯》发表了一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类精子数量变化研究,1973~2011年间全球42935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40年来全球男性精子浓度整体下降59.3%;预计25年后,这些国家的男性几乎将全部达到少精症标准,即每毫升精液在1500万以下。

  上海人类精子库负责人陈向锋透露,据最近5年数据分析,上海市4个人捐精3个人不达标。

  精子危机,50年前早现端倪

  《人类生殖学快讯》发布的这项研究,并非生育危机的第一次讨论。

  1992年,丹麦卡尔森(Carlsen)等人通过对1939年至1991年20多个国家15000人精子浓度的调查发现,50年间,人类精液浓度平均值下降49.7%,精液量减少25%,“最新分析数据显示,下降趋势依然强劲并持续不减。”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教授莎娜·斯温(Shanna H.Swan)博士表示。

  “50年间下降50%,那再过50年,人类繁衍生育将成问题。”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主任姜辉教授提出了这样的担忧。姜辉介绍,此次研究结果是基于此前卡尔森等人的研究,后增补了近十多年来的数据后得出的结论。

  据了解,国家卫计委也曾在1981年到2006年间对全国1000万已婚已育男性进行精液正常值监测。研究显示,我国已婚已育男性在25年间精液正常值同样出现了下降趋势。

  据2010年WHO发布的第五版《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精子质量下降影响了世界上7%的育龄男性。1978年,全球男性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为50%,1992年为30%,1999年为15%,而到了2010年,这一数值低至4%。“《人类生殖学快讯》的研究结果符合国内外医学界对精子浓度监测到的下降的总趋势。”

  据中国人口协会和国家卫计委2012年联名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夫妇不孕不育率已攀升至15%,不孕不育人数超5000万,这意味着每8对夫妇中就有1对患有不孕不育,其中,男性因素约占50%。

  “闹精荒”?等供精至少排一年

  与精子浓度下降趋势相对应,近年各地精子库频频爆出“库存告急”事件,“全面二孩”时代到来让精子储存更加吃紧。

  男性不孕不育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等多种疾病因素,而对于部分通过药物和取精手术都无法获得精子的男性来说,供精是唯一的选择。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合法获取精子的渠道也只有一个——人类精子库。

  为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并出于安全、伦理等诸多方面考虑,国家设置了严格的精子库技术准入制度门槛。原卫生部规定每个省级行政单位只批准设立一家人类精子库,截止目前,获得过卫生部门审批的人类精子库在中国大陆有23家。

  姜辉透露,北京现在能做供精试管婴儿的机构共三家:北医三院、朝阳医院和国家卫计委科研所。想要做供精试管婴儿的家庭,大约需要排队等待一年之久。

  四川省人类精子库,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正式运行的人类精子库,在试运行的两年内只有500多名志愿者捐献精子,合格率约29%,精子存量3000份;在浙江,捐精者平均一年只有500人,不到三成可成功进驻精子库,而省内预估等待“精源”的不孕夫妇高达两万对,预约已排至两年后。

  “相较庞大的不孕不育夫妇需求量,精子库存量确实严重供不应求。”国家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组长陈振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精难求”是国内大多数精子库面临的普遍问题。

  和献血、捐献器官相比,捐精更易实现,但中国传统观念有“一滴精十滴血”说法,很多人害怕精液流失会影响身体健康,长久以来“谈性色变”的错误传统认知,让捐精很难被“正名”,社会对“捐精”概念仍未“脱敏”。

  2011年,湖北一在读医学博士响应学校号召捐精,在第五次捐精后猝死在湖北省人类精子库取精室外。虽然,多方专家表明捐精本身不会引发猝死,但因捐精采集精液过程是在取精室内自慰留取,易让人更相信“精尽人亡”“自慰有损健康”等谬论。

  精液浓度低,生育率跟着降

  尽管“二胎”号角已全面吹响,但中国提升生育率的努力正面临一个严重的障碍——年轻男性捐精者的精液质量大幅下降。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国2015年总和生育率全球最低仅1.05。这个数据低于世界银行最新的2014年所有其他199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而年轻男性精液质量大幅下滑,将使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作家张贤亮在小说《一亿六》中曾提到一个荒诞情节:身为商界巨子的男主人公希望找到健康男性精子“借种生子”,遍搜全城竟没发现一位精子合格男性。长远看来,这样的场景或许将在你我身边上演。

  北医三院男科曾在2004年到2008年间对来院检查的约50000名男性进行了精液浓度监测,被监测人群中出现少精症、弱精症、无精症比例逐年升高。北医三院人类精子库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尽管一年间冷冻精子数量已超一万份,但整体捐精合格率还不到20%。“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食品安全等已成为男性精液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姜辉说。

  姜辉打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比方,受孕就像打仗一样,人少了,打仗的胜算就低了。精子浓度下降了,肯定会造成男性生育能力的减弱。作为最便于监测的衡量精液质量指标,精液浓度下降必然对生育率造成不利影响。

  冷冻精子,给生殖力上份保险

  “目前看来,精子质量下降、整体生育率下降趋势不可逆:环境、食物、生存压力……没有一项可控。”姜辉主任对此也很无奈,甚至有人说,男科医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劝夫妻早点生孩子,或者提前做好生育力保存。

  冷冻精子,又被称为“生殖保险”。冷冻精子的意义,除了用于治疗不育症,为不育夫妇进行人工授精外,还包括帮助某些从事特殊职业或患特殊疾病的男性,进行自我精子的保存。目前,在广东、湖南、上海、浙江等南方省份,很多人已了解、认可并接受自精保存,但北方地区对于自精保存的接纳度并不高。

  “最近几年,前来自精保存的人数一直在增加,去年保存成功的比前年增加75%,今年则翻倍了。”浙江人类精子库副主任医师张军荣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国外80%的冷冻精子都用作精子保存,而我国生殖力保存一直不够。姜辉表示,现在高节奏、高风险的生活环境,造成生育力下降,再加上有些人结婚晚、生育晚,肿瘤发病风险高,尤其一些高风险职业工作者,比如军人、放射性工作者、有家族疾病史、肿瘤患者等更需及早关注生殖保险。

  目前北医三院人类精子库自精保存费用约每年2000元。姜辉建议,为预防男性生精功能可能出现的不可逆损害,应预先将精子储存于精子库中,需要时再将精子复温,冻存者能在将来拥有自己的孩子。另外,专家提醒,男性在选择自精保存留取精液前,应禁欲3~7天,禁烟酒,不熬夜,避免身体过度疲劳,并在取精前彻底清洗外生殖器官。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