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FSTV小强热线》报道了一对夫妻的案例:
6月,55岁的妻子因大便变细、变黏以及出现黑便被确诊为直肠癌,在手术治疗3个月后。丈夫也因为同样的症状被确诊为直肠癌,这让很多人心惊,癌症也会传染吗?
对此,医生解释道,传染的并不是癌症。夫妻俩之所以前后脚发生癌症,和他们相同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联系。据悉,夫妻二人多年来一直“臭味相投”,在饮食上特别契合,都是无肉不欢的主。长期爱吃红肉,将他们一步步推向了癌症的怀抱。
吃肉会导致癌症发生,是否说明肉都不能吃了?就这个问题,跟随小艾一起来往下看文章。
一、 牛肉、羊肉、猪肉等都是2A级致癌物
早在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曾利用10年时间调查了美国15万人的饮食习惯,将这些人群按摄入红肉量的多少分成了三组。结果发现,摄入红肉量最多的一组,比吃红肉最少的一组罹患直肠癌的风险增加2倍,罹患结肠癌的风险则增加了40%。而长期摄入禽肉、鱼肉等肉类的人群,罹患癌症的风险最小。
很多人对于红肉、白肉没有概念,在日常不知道该如何区分,这两种肉到底指的是什么?
红肉:是指的所有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日常常见的牛肉、羊肉、猪肉、兔肉、猪肉等都属于红肉;
白肉:而白肉则是指的禽类和海鲜水产,如鸡鸭、鱼、贝类等。
了解了红肉和白肉之后,再来一起了解下文章开头的疑问,肉到底还能不能吃?经常吃肉一定会患癌吗?
二、 经常吃肉,会不会患癌?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思露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表明红肉一定会致癌,牛羊肉被列为2A类致癌物,2A类致癌物的概念是对动物致癌证据充足,但是对人类是否致癌,证据不足。而且癌症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食用某一种食物不一定就会患癌。
另外,红肉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A、D、铁、锌等元素,这些物质对于健康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期不摄入肉制品,反而会给健康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主要会引起3个不良反应出现。
三、 吃肉太少也有害
1、 降低免疫力
肉类内所含有的蛋白质进入体内后很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利用,长期不摄入肉类会导致身体缺乏蛋白质,继而引起免疫力下降。
2、 老得快
长期不吃肉易导致身体摄入脂肪不足,而脂肪是体内激素分泌的原料。长期原料供应不足,会导致激素无法正常分泌,易引起女性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等,加速身体衰老。
3、 结石
不吃肉的人,日常的饮食多会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植物性食物内,含有大量草酸。草酸进入体内会和钙质相结合,易形成结石。
虽说吃肉少对于健康不利,但是也并不是提倡吃肉越多越好。日常摄入肉制品,一定要把握好度,多了少了都不好。
四、 吃肉太多太少都不好,告诉你怎么选
1、 控制吃肉的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周应摄入鱼类280~525g、禽畜肉280~525g、蛋类280~350g,换算下每日摄入量约为120~200g。
2、 首选白肉,搭配着吃
摄入肉制品时,建议以水产类、禽类(鸡鸭鹅)等白肉来代替部分红肉的摄入量,做到以白肉为主,红肉为辅的饮食模式。
3、 少煎炸
日常的烹饪方式建议以蒸、煮、炒等低温为主,避免煎炸、腌制等加工方式。肉类在200℃以上的高温下容易产生杂环胺类物质、接近300℃的温度下,易产生苯并芘。这些物质都有明确致癌作用,日常要尽量避免摄入。
癌症和吃之间有很大联系,但是这并不是代表说明食物一定不能吃。不建议采用“一刀切”政策,健康的饮食模式应该是食物多样化、营养摄入均衡的,什么都吃,但是什么都不多吃。
参考资料:
[1]《【健康】吃肉少,更快老?长期不吃肉真的影响健康!》.广东卫生信息.2018-08-25
[2]《红肉和白肉有什么区别?医生:这么吃对身体最好!》.京医通.2020-11-11
[3]《世界卫生组织:红肉是致癌物!以前吃的肉都成毒药了?》.科普中国.2018-12-29
[4]《少吃肉不如吃对肉,健康吃肉“四准则”,你一定要知道!》.CCTV回家吃饭.2020-07-0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