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离我很近,近得像亲兄弟。”主持人崔永元在与抑郁症苦苦斗争时曾这样说过。的确,在不少人认为自己离抑郁很远的时候,它已悄然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抑郁症门诊医生,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患上抑郁症的人正在不断增多。
抑郁症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
2003年4月1日,演员张国荣因抑郁症跳楼自杀。从这天开始,对国人而言,4月1日不再仅仅代表愚人节,抑郁症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好莱坞明星、翻译家、官员、媒体人因抑郁症自杀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更让以前似乎离我们很远的抑郁症一下子来到身边。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显示,全球抑郁症的年患病率约为11%。从疾病负担来看,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患。2009年,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公布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约有9000万,患病率约为6.87%,且在逐年上升;而1982年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患病率仅为0.83%。
除了人数不断增多,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逐渐提前。10年前,就算在门诊看到一个大学生患抑郁症,我们都会感到很惊讶;可现在,即使看到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因抑郁症前来就诊,我们也觉得很平常。香港的一组数据显示,大约35%的10~17岁儿童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主要与家庭环境、生活压力及激素变化有关。青少年期的心理结构直接影响成人后的心理特征,婚后在家庭生活中又会影响下一代。所以,一个孩子出了问题,至少对两代人、3个家庭、6个以上家庭成员带来影响。我接诊过一个22岁的女孩,她才华横溢,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同学眼中的佼佼者。但很不幸,她患上了抑郁症,多次自杀未遂。其中最凶险的一次幸亏抢救及时,否则就会失去年轻的生命。作为心理医生,我深深地感到痛心、惋惜,但心中更多的是责任。对于抑郁症年轻化这个现实,我们试图通过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等途径来改变,希望人们能及早发现自己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遇一点挫折就可能崩溃,八成多人没拿它当回事
更让我感到揪心的是,我国抑郁症患者的识别率和就诊率不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中,仅8%的人寻求过帮助,5%的人看过医生,不到3%的人接受了相关药物治疗,这与高发病率形成了强烈反差。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五点:其一,公众依旧缺乏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不少患者和家属不认为这是病;其二,许多患者存在病耻感,多采取心理抵触和回避的态度,不愿就医;其三,患病后更愿选择综合医院,约有90%以上的人都在综合医院就诊,但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其四,某些人的抑郁症状不典型,给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数据显示,九成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反复辗转于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科等科室,不仅消耗了医疗资源,还容易耽误病情;其五,部分患者存在吃药上瘾等误区,或者认为抑郁、焦虑难以彻底治愈,没有按照医嘱规范用药。
另外,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如今的社会竞争更激烈,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从家庭到学校,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抗压能力的培养及乐观心态的养成,导致很多年轻人一旦遭遇挫折就彻底崩溃,也就容易患上抑郁症。
八成患者规范治疗可痊愈
我们常对患者说,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但有人反驳说,抑郁症远比感冒痛苦得多,这一点我也有同感。在抑郁门诊,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有的感觉自己像在黑洞中一样,看不到一丝光明;有的自责、自罪、悲观、绝望,痛不欲生;有的伴有严重的躯体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头痛、背痛、心慌等。每次面对他们,我都会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希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而我真正想告诉大家的是,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无法自拔,却又讳疾忌医。患有抑郁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许多人一生中多少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应对,战胜抑郁其实是一场与自己“心理”的对决。临床经验表明,通过规范治疗,80%的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
有一位62岁的女性患者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她被抑郁困扰多年,同时伴有严重胃痛,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消化科,均未发现明显问题。有医生建议她去看心理门诊,但她非常不解:胃痛又不是心理病,为什么要看心理科?后来,她来到了我的门诊,被诊断为隐匿性抑郁症。这种类型的抑郁症状不容易被发现,易被误诊。经过4周抗抑郁治疗,她的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困扰她多年的胃痛也治好了。每当为患者解除痛苦,看着她们重现欢笑,我都感到非常欣慰,也很幸福。
我常想,人们常常称道外科医生伟大,因为他们能给予患者全新的机体,而我们心理医生给予患者的,是全新的生命和全新的灵魂。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地活着。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