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疾病 > 自闭症

预防儿童自闭症先看11大前兆

2010-11-10 01:59:0039健康网社区

  现今的中国共有150万自闭症儿童,而且每年以10%到17%的比例增长,已达到人口比例千分之一。而今天的中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未听说过这个词汇,或是尚以为自闭症只是不愿与人交流的轻微心理疾病。实际上,自闭症是因基因导致的终生疾病,其严重程度远甚于大众的想象。但如果能早认知、早干预、早训练,病症就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改善,甚至能自立的工作生活。

  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

  小编弟弟两岁的时候沟通能力就明显弱于其他孩子,而对于自闭症没有任何概念的父母以为弟弟需要伙伴,就将弟弟送进了幼儿园。结果事与愿违,本就有沟通障碍的弟弟在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欺负下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回到家后就再也没说过一句话。笔者母亲先后走遍了几家大医院以及五个不同的私立训练机构。经过整整一年绝望的研究和挣扎,弟弟终于找到了现在训练的孙氏感统训练中心。通过弟弟的求医经历我们认识到,家长及早认知自闭症,找到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早训练,早干预,就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伤害和延误,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许多的负担。

  笔者在弟弟的训练中心也了解到了很多因为缺乏自闭症的知识而耽误了治疗的案例。

  有一个孩子已经九岁了,却刚刚开始训练。孩子已经尝试了各式各样不一定有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法,如颅骨刺、按摩、高压氧、整骨、中西药、针灸等等。这些没有成效的方法不但耽误了孩子训练康复的可能,甚至一定程度上对孩子造成了更大的伤害。还有很多家庭,家长以为孩子患有自闭症是对方照顾不当的结果而互相责怪,造成了很多婚姻的破裂。

  细心发现自闭症早期症状

  训练没有期限,人力、财力的消耗是一个无底洞,这是孤独症儿童家庭背负的沉重包袱。据了解,大部分自闭症孩子,可能要接受数年甚至十多年的训练,而最终的成效,谁也无法预料。到目前为止,孤独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和遗传因素有关,一般第一胎且是男婴的几率较高,发病率在4%左右,男性出现的比例是女性的三四倍。

  这种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预防,也没有理想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训练。从2岁到7岁是训练的最佳时期。

  笔者通过咨询专家,了解到了美国儿科学会最新公布了11项儿童自闭症的征兆。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平时需要多多关注孩子的表现,如果患有自闭症能够尽早发现。

(责任编辑:陈默)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