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刮痧应以清热解毒、祛风散邪为主,常用的刮痧部位有风池穴、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等。刮痧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位,枕骨下方,斜方肌上方凹陷处。风池穴具有祛风解表、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感冒、咳嗽、发热、头痛、项强、口不渴、咽不适等症状,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作用;
2、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具有散风清热、通督镇静、祛除寒湿、振奋阳气等功效。大椎穴可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等症状,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作用;
3、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为赤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具有清热解表、散风止痛、消肿散结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作用;
4、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桡侧的中点处,具有疏风解表、镇静止痛、祛除湿热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鼻塞、发热、头痛、牙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作用;
5、其他:刮痧还有退背排毒、开胸理气、拔毒泄热等功效,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病毒性感冒的患者应注意多饮水,多休息,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的中医内科就诊,通过望闻问切等检查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