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是指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病原体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引起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
1、流行性感冒:主要病原体为流感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潜伏期1-7天,可出现高热、乏力、寒战、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
2、普通感冒:主要病原体为鼻病毒,也可通过鼻腔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潜伏期1-3天,可出现鼻塞、水样鼻涕、咽痛、咳嗽等症状;
3、病毒性咽炎:潜伏期为2-4天,多在病毒感染后1-2天自行恢复,而在抵抗力下降时易反复感染,常见于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表现为咽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4、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为6-10天,多发生于儿童,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B、回声病毒等感染引起,可出现发热、烦躁、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此外,病毒性感冒还可能与鼻病毒、肠道病毒等有关,不同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而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因此,如果出现病毒性感冒的症状,且高热不退、咳嗽加重,或存在密切接触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从而明确病因。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