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吸科 > 预防护理

对付小儿暑热症中医有高招

2011-05-09 07:21:00新浪

  高温、空调、冷饮……几大致病因素让孩子们不得安生。从各大医院儿科门诊了解到,夏季感冒、孩子胃口不开等是最近的常见病。“虽说退烧药等是感冒发烧常用药,但孩子最好还是平时多注意保健、预防,并用中药调理身体,才能对抗暑热引起的身体不适。”育英儿童医院中医儿科主任医师、市名中医陈捷如是说。

  暑湿感冒光发汗退烧没用

  陈捷医生说,感冒的季节性特别强,但每个季节的类型都有所偏重。比如,夏天多由暑湿引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伤风”。其表现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还有口渴心烦、头晕头痛、呕吐恶心、体倦无力等现象。在高发人群中,尤以婴幼儿首当其冲,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还不够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差,而且皮下脂肪较多,对散热不利,因此容易被外界气温影响患病。而且夏天暑湿感冒病情比较缠绵,光发汗退烧不管用,关键还是化湿。除服用藿香正气水(丸)之外,也可以用藿香、佩兰、薏米、西瓜皮或荷叶熬水,还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几个治感冒的药方

  当然,夏天感冒不仅是暑湿感冒,还有因冷饮吃多了造成的肠胃感冒等,黄健群医生向读者推荐了几个治疗不同症状的感冒药方。比如暑湿型感冒,高烧可用白虎汤,以石膏为主,加入粳米、甘草、知母等;而症状轻的则用新加香薷饮,有荷叶、青蒿、香薷,可解暑解表。小儿夏日持久发烧、口渴、多饮、多尿、汗闭,可用清暑益气汤,包含黄芪、北沙参、青蒿、白微、地骨皮等。暑令受凉伤风,怕冷、舌苔白腻者,用藿香、佩兰、紫苏、香薷煎汤。肠胃型感冒,又吐又泻兼体温升高,可用白虎汤加苍术,或者陈皮、古芽、葛根等。夏令体虚、出汗多,用太子参、浮小麦、碧桃干、糯稻根、红枣煎汤等。另外,饮食上要特别注意清淡,尽量多喝水,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豆腐、豆浆、蒸鱼、苦瓜、黄瓜、绿豆等清淡的东西。

  胃口不开用食疗

  夏天天热,本来胃口就不好,再加上冷饮、冰棍,孩子的吃饭问题也成了暑期父母的心病。对此,黄医生说,孩子胃口不开,可用个最简单的食疗方法:将白萝卜榨汁,加水稀释,然后煮开,几个月大的小孩只用一次吃15毫升,而大点的孩子可以视年龄增加。不过萝卜汁不是很好喝,吃惯了甜食的孩子可能不喜欢,那就加点盐,千万不能加糖。

  除了萝卜汁,山楂、百合莲藕汤,或者绿豆薏米汤等,都是夏季清热开胃的好方法,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孩子少吃零食。夏令因伤暑不想吃饭,可用芡实20克、莲子肉20克、淮山药20克、薏米仁30克、红枣10枚、大米30克煮成粥,分多次服用,可持久进食。金银花10克、丝瓜皮20克、鲜竹叶10克、西瓜翠衣(西瓜外层青皮)20克、薄荷6克,煎汤代茶,日服一帖,可服1~2周,有解暑、泻火之功。

(责任编辑:朱润芳)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