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
小余是一名年轻的公务员,这两天因为牙痛难忍,下班后顺便去药店购买止痛药布洛芬,回家立刻服用了1粒。没想到,大约1小时过去,小余开始感觉胸闷、呼吸困难,还出现刺激性干咳,表情很痛苦。家人非常紧张,忙陪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哮喘的典型症状,而“罪魁祸首”正是先前服用的布洛芬。经吸氧,使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治疗,小余的症状才逐渐缓解。
警惕药物诱发哮喘
布洛芬除了具有解热、镇痛等作用,还可能诱发哮喘,或者使哮喘患者服用后症状加重,医学上称之为“药物性哮喘”。
目前,已知能引起哮喘发作的药物多达100余种,其原因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3类。
·人体发生过敏反应 小余就是因为对布洛芬过敏,才导致哮喘发作。这类药物在生活中很常见,包括布洛芬、某些抗菌药和中药注射液等。
·药物引起组胺释放 组胺是导致炎症和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物质,能诱发支气管痉挛。这类药物包括碘造影剂、静脉用麻醉剂、肌松药、吗啡等。
·其他原因 如药物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造成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地收缩:或阻滞B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失灵”。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普萘洛尔(心得安)等。
正确应对不良反应 事实上,药物是否诱发哮喘因人而异,在用药过程中,患者也不必“诚惶诚恐”,过分担心、害怕。为了合理、规范服药,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自我药疗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规定剂量服用,重点关注说明书中记载的不良反应类型和处理方法。患者也可以直接咨询医师或药师。
2以往“遭遇”过药物性哮喘的患者,服药时应多加留意,避免接触可能再次诱发哮喘的药物。
3去医院检查健康状况时,患者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发生过药物性哮喘,以及相关药品名称,利于医生权衡利弊,确定安全的治疗方案。
4发生过药物性哮喘的患者,或经常哮喘发作的患者,为防止不良反应,可在服药前准备好能迅速缓解症状的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特布他林气雾剂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解“燃眉之急”,并及时到医院对症治疗。
(实习编辑:覃汉娇)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