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养亲汤概述
[别名]三子汤(《寿世保元》)。
[来源]《韩氏医通》卷下。
[组成]紫苏子(主气喘咳嗽); 白芥子(主痰); 莱菔子(主食痞兼痰)。
[用法]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或等分,每剂不过9克(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代茶啜用,不宜煎熬太过。
[功效]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证,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加减]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
[方义]白芥子除痰,紫苏子行气,莱菔子消食。然皆行气豁痰之药,气行则火降而痰消矣。
[方解]本方原治老年人中气虚弱,运化不健,水谷精微化为痰,痰壅气逆,肺失肃降,以致食少痰多,咳嗽喘逆等,病急则须治标,故方中选用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本方用三种果实组方,以治老人喘嗽之疾,并寓“子以养亲”之意,原书云:“三士人求治其亲,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甚切。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汤,以为甘旨,名三子养亲汤,传梓四方。”正如吴鹤皋云:“奚痰之有飞霞子此方,为人事亲者设也。”(《医方考》)故以“三子养亲汤”为名矣。
三子养亲汤治疗哮喘疗效好
中医辨治哮喘主要分实喘、虚喘,实喘有寒证、热证、痰证等,而虚喘则有肺虚、脾虚、肾虚等。
哮喘是诸多疾病的主要症状,常见有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肺源性心脏病、过敏性疾病等。中医辨治哮喘主要分实喘、虚喘,实喘有寒证、热证、痰证等,而虚喘则有肺虚、脾虚、肾虚等。辨治哮喘证若为发作期,治疗应以泻实为主;若是缓解期,应以补益为主;其病变证机既有邪实又有正虚,治疗既要补虚又要泻实。
三子养亲汤对哮喘发作期属于痰湿寒证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假如哮喘病变证机不属于痰湿寒证,不能用本方,因此一定要重视针对病变证机而治。
如董某,因农药中毒而引起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每因闻到异常气味或天气变化即哮喘大发作,屡服中西药,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据病人病证表现而用三子养亲汤加味,累计服用方药约3个月,哮喘得以解除,至今已3年,病证未发作。
[方药组成]
白芥子9克,苏子9克,莱菔子9克。
[用法服法]
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剂,还可作丸剂。汤剂制法是:将上述3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400毫升左右,煎煮约3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即可服用,每天服用2~3次。用药10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3~4疗程。丸剂制法是:将上述3味药研为粉状,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次1丸,每日服用2次,用药10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5~8个疗程,或断断续续服用,以巩固疗效。散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粉状,每次服用约10克,每日3次,服用疗程同丸剂。
[作用特点]
温肺降气,化痰消食。
[临床运用]
痰湿寒证:咳嗽,气喘,或哮喘,痰多壅盛,或喉中痰鸣,胸隔痞满,食少难消,或食后痰多,舌苔白腻,脉滑。
[加减用药]
若兼气虚者,加蛤蚧、人参,以益气纳气定喘;若恶寒痰多明显者,加麻黄、半夏,以散寒燥湿化痰;若喉中痰鸣者,加射干、皂荚。以利咽涤痰;若食后痰多明显者,加神曲、苍术,以燥湿消食;若咳嗽明显者,加款冬花、杏仁,以止咳降逆;若胸闷明显者,加香附、薤白,以行气宽胸等。
[临床扩大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肺源性心脏病,过敏性哮喘等病证表现而具有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外洗。
[使用注意]
1.夙体阳盛者,肺脾肾虚者,慎用本方;2.湿热内蕴者,阴虚内热者,禁用本方。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邝丽琼)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