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气突然变冷,感冒患者激增。昨晚8时,在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许多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诊治感冒。 首席记者 王迪 摄
原本每天二三十个感冒患者的门诊量,如今激增至300多人,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儿科人满为患。
而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沈阳市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我们现在24小时出门诊都忙活不过来,夜班又增加了医生,昨天晚上在我们科室打滴流的感冒患者就有35个。 ”沈洲医院儿科主任陈琪玮昨日告诉记者,“现在来医院看感冒的患者,以学生居多,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有……”
陈琪玮介绍:“我们儿科一共有两个诊室,4个医生同时接待患者,走廊里都是等着看病的。另外因为孩子患病的多,通常都是两个家长陪着来看病,诊室里就显得更局促了。 ”
在分析最近感冒患者激增以及患病特点时,她说:“现在已经进入季节性感冒的高发期,现在学生感冒的非常多,有时候按照患者提供的说法,一个班级中就能有二三十人都患上感冒。 ”“如果遇到感冒症状较重的患者,例如高烧不退、胸闷咳血、腹泻呕吐、肌肉酸痛,年龄在5岁以下、65岁以上的患者,我们会建议他们到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或者是疾控部门进行病原性检查。以确定是否可能会出现甲感等病症。 ”陈琪玮说。
记者随后走访了医大一院、医大盛京医院、省医院等医院门急诊,发现同样出现感冒患者增加的情况。按照昨日白天门诊量的初步统计,因感冒就诊的患者是平日的四五倍、六七倍不等。
医院专家表示,他们会酌情采用对症的治疗方案,通常会要求患者戴口罩、多饮水,出现高热症状的服用解热镇痛药、出现脱水症状的患者会适当补液,当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会选用抗生素。此外还可以采用清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抗病毒自服液等中药治疗。
【相关新闻】
气温骤降 市民如何应对
本报讯 记者孙泽锋 实习生张澜报道 昨日沈城气温骤降10多摄氏度,如何应对严寒,防止感冒?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辽宁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主任路力为。
路主任介绍:突然降温最容易让人伤风感冒。尽管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是也该有个度,最近降温,大家还是应该多添衣物。平日起床后,应该开窗通风。两手伸开,双掌相搓30次,并向迎香穴(鼻翼两侧)按摩10次。然后把身体摆正,两臂伸直做深呼吸10次,切忌憋气。出汗时,千万不要马上脱衣服摘帽,避免伤风受凉。
另外还有9种居家常见的蔬菜、水果制成的饮品,在晚上睡觉前服用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市民也可以尝试一下:
饮品名称
姜茶饮
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或绿茶泡开水服亦可。失眠者忌服。
菜根饮
大白菜鲜根200克,切片煎汤,趁热饮。姜枣饮 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三辣饮
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姜糖饮
鲜姜末3克、红糖(或白糖)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橘皮饮
鲜橘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菊花饮 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实习编辑:郭婷婷)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