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内血栓形成是指在血管插管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静脉管道腔内出现局限性血凝块。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发热、寒战、患侧肢体肿胀、发白等,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肺部感染以及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心肌损害和静脉血栓脱落致全身动脉栓塞。
临床上常采用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一、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外周血中可见幼稚细胞,有核左移及核浆比失调,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倾向或继发感染。
2. 凝血功能检测:如D-二聚体、FDP、PT、APTT、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进行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
3. 肌酸磷酸激酶:因穿刺损伤神经末梢,可引起肌肉收缩而增高。
4. 抗凝血因子测定:因肝素使用过量所致,可降低。
5. 微栓子监测:对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6. 其他:包括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SHR),CRP升高提示炎症状态;SHR增快则提示可能有血栓存在。
二、影像学检查
1. 彩超检查:彩超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明确血栓的位置、范围、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CT检查:CT检查对于显示深静脉血栓较为准确,尤其是髂股静脉血栓。
3.CMR检查:CMR检查不需注射造影剂即可显示出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4. MRI检查:MRI检查能清晰地显示深静脉血栓的部位、长度、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且不受碘过敏和对比剂不能通过脑脊液屏障的影响。
如果确诊为导管内血栓形成,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若患者症状较轻,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病情,常用药物有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溶血栓药物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hrombolytic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等。若患者病情严重,则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