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心室扑动等,需紧急处理,建议立即就医。
1.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是指心室突然失去正常的节律,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引起血液循环停止。这会导致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缺乏血液供应,如果不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甚至死亡。心室颤动时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并使用电击复律。
2.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心室肌肉异常兴奋引起的快速不规则心跳,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持续的快速心率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少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从而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行射频消融术。
3.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向心室传递电信号的过程受到干扰或完全中断,导致部分或全部心室激动延迟或缺失。这种情况使得心脏的一部分不能按照正常的时间规律收缩,进而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对于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以考虑植入起搏器来改善心脏节律。
4.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无法产生正常的窦性冲动,导致心跳暂停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下,心脏没有足够的时间将血液泵送到身体各处,造成血压下降和组织缺氧。窦性停搏通常需要通过起搏器治疗,以确保心脏能够按时跳动。
5.心室扑动
心室扑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肌肉突然出现大量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导致整个心室肌呈一片颤动状态,此时心脏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无法有效泵出血液。心室扑动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治疗,同时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和类型。针对心肌梗死后易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可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美托洛尔、地高辛等,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