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撤除导管和动静脉鞘管,局部压迫止血(约20分钟),加压包扎后送回病房。整个手术过程约1~3小时。
三.先心病封堵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维持静脉输液通道5小时以上,静脉使用抗菌素。
2.严密观察神志、血压、呼吸、心律变化5小时以上,注意穿刺部位出血和肢体血液循环,留意有无黄胆的出现。
3.平卧休息12小时后可下床活动,术后可正常进食,。
4.术后1~2天内肝素化处理,1-3个月内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斯匹林、潘生丁等),同时要观察出血倾向、检测凝血指标,调整药物用量。
5.如无特殊并发症,术后3~5天可以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到医院复查。
四.常见并发症1.出血。由于术中需要使用抗凝药物,导管在心腔内操作损伤心房壁等,可引起心包出血而导致的急性心包填塞。股动、静脉穿刺部位可引起血肿。如病人有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还可引起脑出血等并发症。
2.栓塞。血栓或气栓,常为导管操作不当,抗凝药物使用不当所致,可栓塞在冠状动脉、脑血管、其他的重要脏器或肢体,可以引起急性心肌梗塞、偏瘫或肢体坏死等。
3.封堵器脱落。需立即进行手术或通过介入的方法取出封堵器。
4.残余分流。手术即刻有极少数患者存在少量残余分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2~3个月后,残余分流可以消失。如术后半年仍残余较大分流,可考虑在第一次手术后一年左右再次进行介入治疗。
5.溶血。多是由于封堵器型号选择不当、位置不合适、封堵器释放前仍有较大分流或者患者自身凝血机制缺陷等原因致使封堵效果不良,血细胞遭受机械性破坏而造成的。如果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没有好转趋势,需进行手术治疗或再次进行介入治疗。
6.心律失常。由于导管在心腔内操作时的机械刺激,可引起早搏、心动过速甚至室颤,也可以引起房室传导阻滞,但常为一过性,可自行消失或经处理后消失,一般不影响封堵术的正常进行。
目前,由于先进的专用器材的应用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手术并发症已很少发生,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导管法封堵术,技术上已十分成熟,手术相当安全。
更多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门户
(实习编辑:李杏)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