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将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作为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的首选策略,并要求就诊至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2B)时间<90 min。那么进一步缩短D2B时间能否带来额外的获益呢?
3月28日,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与世界心脏病大会(WCC)联合召开的年度科学会议在线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指出STEMI患者的D2B时间标准<60分钟可能更为合适!该研究摘要同期发表在《JACC》上。
01
下一个目标:D2B时间<60min
该研究的参与者,均来自韩国地区心脑血管中心急性心梗登记处(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因STEMI首次行PCI治疗的成年患者,比较了不同D2B时间的院内事件概率。
研究人员绘制了D2B时间的ROC曲线。经计算,发现该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19,而院内事件预测的最优D2B时间切点值为59分钟。结合经典的D2B时间<90min的要求,研究人员将D2B时间分为<60min、60~90min、≥90min三个区间。
进一步分析显示,与D2B时间<60 min、60~90 min相比,D2B时间≥90 min与死亡率增加(4.1% vs. 8.7% vs. 18.6%;P<0.001)、心脏骤停(5.8% vs. 11.0% vs. 20.2%;P<0.001)、心血管事件(0.4% vs. 1.1% vs. 4.7%;P=0.002)相关。
经logistic回归分析,D2B时间≥90 min的院内死亡率是D2B时间<60 min的3.6倍(OR 3.639),D2B时间≥90 min的心脏骤停发生率是D2B时间<60 min的2.9倍(OR 2.955),D2B时间≥90 min的心血管事件是D2B时间<60 min的12.0倍(OR 12.041)。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STEMI患者的D2B时间<60分钟与预后良好相关,可能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达成这一目标,从而尽可能地降低STEMI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02
D2B时间虽好,但不应盲目追求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很显然对于STEMI患者,尽早血运重建,势必能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从而减少心梗面积、保护心功能,最终能够降低病死率,基于此可以推测越短的D2B时间会带越好的预后结果。所以在这项研究中,D2B时间<60 min能带来更大的获益是可以预期的。
而且在《ESC STEMI诊治指南2017》也已经提出,具有PCI资质的医院从STEMI的确诊至导丝通过应≤60分钟。因此尽可能缩短D2B时间已成为所有STEMI医疗团队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成为全球性STEMI管理的质量评价指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STEMI的管理中也不能唯“D2B时间论”,D2B时间也有自己的局限,过度强调D2B时间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
首先,对D2B的过分关注可导致急诊医生对患者的评估不够全面,进而对不适宜PCI的患者仓促进行冠脉造影或漏诊,最终导致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尤其是某些疾病(比如主动脉夹层),若行急诊冠脉造影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不必要的冠脉造影更可带来医疗资源的浪费。一项研究表明,在怀疑STEMI患者中急诊PCI的假阳性率高达14%-36%。因此在强调降低D2B时间的同时,需要注意那些易误诊疾病的鉴别。
其次,过度强调D2B时间会影响STEMI患者PCI中的操作选择。这在对STEMI患者采取桡动脉穿刺中体现的更为明显。通常来说,对有经验的医生而言,经桡动脉穿刺相比经股动脉穿刺预后更好。然而在Cath-PCI注册数据库资料中,2007年至2011年间,STEMI患者经桡动脉穿刺病例数迅速增长了6倍,但是在2011年该部分患者所占比例也仅有6%。分析原因,介入医生均表示虽然有详实的数据表明经桡动脉穿刺置管更好,但考虑到需控制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D2B这个因素,他们会避免经桡动脉径路穿刺。
最后,D2B时间仅仅代表了一部分心肌缺血时间,并不是真正总的缺血时间。实际上,从患者发病至最终接受血运重建这过程中容易存在多处的时间延迟,比如患者延迟和急救系统延迟。因此,若想最大限度地提高STEMI患者的生存率。我们在强调D2B时间的同时,也应注意患者教育和区域医疗系统的协调配合,尤其是在中国,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医疗建议依从性,可能意义更为重大。
总 结
最新研究再一次证实降低D2B时间与改善STEM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即对于STEMI患者而言,越短的D2B时间明显会带来更少的死亡率。但是在追求D2B时间“量”的同时,也要保证患者评估和PCI操作的“质”,而且还需重视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其他延误时间。
对于这个最新研究,方唯一教授表示:同意文章的观点。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实践证明D2B<60 min更合适,而且在我国的大多数胸痛中心都能实现。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