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丨会议报道组
来源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公布了新的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鉴于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定义的激进修改,欧洲指南的立场引发了极大关注。在2019年南方国际心血管会议中,来自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何兆初教授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并与2017年ACC/AHA高血压指南进行了对比。何教授认为,2018年ESC高血压指南是一部稳中求进的指南。
1
沿用既往诊断标准,同时强调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
2017年ACC/AHA指南将130/80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打破了沿用数十年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然而,ESC指南依然坚持将140/90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对高血压的分级也未进行调整,仍沿用既往标准。
在诊断方面,既往指南推荐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而新版指南更加强调了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对高血压诊断的作用,诊室血压则强调重复测量的必要性。
2
正常高值血压也应分层,早期干预
新指南中高血压的危险分层与旧版指南基本一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ESC指南对于正常高值(130-139/85-89 mmHg)的人群同样进行了危险分层,对于伴有靶器官损害的正常高值患者,同样将其定义为中高危或高危组,需要进行治疗。这与ACC/AHA将正常高值人群定义为高血压1级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即使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范围内,若伴有高危因素也应进行干预。
3
起始药物治疗的时机提前
在ACC/AHA指南中,血压大于130/80 mmHg的高危患者即需要起始药物治疗,其治疗靶点是多数人应降至130/80 mmHg以下。
在新版ESC指南中,初始药物治疗的时机较旧版指南也有提前。旧版指南指出对于正常高值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可能是有害的,而新版指南则推荐,在合并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正常高值人群中进行药物治疗是能够获益的。同时,新版指南对于高血压1级进行药物治疗的推荐等级也从IIa类推荐提高到I类推荐。这与ACC/AHA指南的推荐是不谋而合的。
此外,新版指南还首次指出,对于白大衣高血压人群,若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的证据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考虑启动药物治疗(IIb类推荐);对于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应启动药物治疗(IIa类推荐)。
4
可耐受的情况下,推荐更低的治疗靶点
旧指南将高血压的治疗靶点定为140/90 mmHg,仅在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高危患者中要求更严格的血压控制。新版指南则推荐,如果治疗耐受性良好,小于65岁的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小于130/80 mmHg(I类推荐,A级证据),65以上患者则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30-139 mmHg。这与ACC/AHA指南的推荐意见是一致的。这项推荐得益于2015年发表的SPRINT研究,该研究提示,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可以得到额外的获益。
5
双药联合起始治疗新时代
旧版高血压指南中推荐单药起始治疗,在初始血压高或高危患者中可考虑双药联合治疗。与ACC/AHA指南类似,新版ESC指南则推荐在大多数患者中使用双药联合起始治疗(I类推荐),仅在血压敏感的高龄患者或初始血压小于150 mmHg的患者中考虑采用单药起始治疗。
联合用药的方案首选ACEI+钙通道阻滞剂(CCB)或ACEI+利尿剂,在用药指导中,ACC/AHA指南并不推荐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而ESC指南则指出对于交感兴奋的患者,在任何时间任何方案中都可以加用β受体阻滞剂。
总结
总体来看,新版的ESC高血压指南在高血压的诊断和危险分层中基本沿用既往标准,是其“稳”的一面,在治疗时机、治疗靶点和治疗方案方面,结合最新的研究结果,ESC指南同ACC/AHA指南一样,推荐了更为激进的强化降压、双药起始治疗方案,是其“进”的一面,这份稳中求进的指南可以为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稳妥的指导。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