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已经陆续回家,春运引来了高峰。类似“30岁男子春节返程开车1400公里猝死,留下一对年幼儿女”的新闻,也开始占据各大门户网站版面。
出行守护健康远离这3件事
猝死,是各种原因引发急性症状出现一小时内的死亡。过于劳累、长期熬夜、三高饮食、精神紧张、感冒和不规律的生活都是猝死的主要诱因。因此,想守护身体健康,要远离三件事。
1.长时间饥饿
凡是赶飞机、出差的人,都遭遇过飞机、火车晚点的情况,常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吃上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睡觉,这时饥饿会令人失去耐心,烦躁易怒。因为打破生活规律,焦急等待,还有太晚到达目的地,特别容易导致失眠情况,更是折磨得人们脸色憔悴,疲劳不堪。所以在出差旅途中,保证我们的身体不处于饥饿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大家提前去机场、火车站或客运站用餐,带点小点心、水果和牛奶以备不时只需。做到“肚里有粮,心中不慌”
2.候车时久坐不动
早在1977年,斯塔克教授便首次报道了一名外出公干的乘客乘坐经济舱17小时后,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而死亡的病例。上班族本来就经常面对电脑,等车时静坐几个小时,等上了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后,还是静坐,就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顺畅,出现胸闷、头痛等缺氧的症状。
因此,在出行中的碎片时间,我们应该多走动,甚至可以找做SPA、推拿,避免“旅行者血栓形成”。
3.出行时过度疲劳
如果预计到晚点熬夜的可能,就要提亲休息做好准备,因为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第二天脸色暗淡精神不足。就算没机会在出行前睡一会,在去往车站飞机场的途中也可以闭目养神。出行途中别长时间盯着手机或kindle之类的电子产品看,以免精神疲劳,引发失眠。
猝死前的蛛丝马迹
此外,“猝死”的典型症状是胸闷难受,但也有不少容易忽略的症状,比如心慌、心悸或快速不规则心跳,晕倒、恶心呕吐、出汗等,手臂、肩膀、脖子等处疼痛麻木也不应该被忽视。
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最初的4~6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因此,遇到有人出现心跳和呼吸骤停,除了要及时拨打120,第一时间应进行心肺复苏。
猝死的急救黄金时间
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最初的4~6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因此,遇到有人出现心跳和呼吸骤停,除了要及时拨打120,第一时间应进行心肺复苏。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目击人群,实施心肺复苏术时要记住先动手,再动口,记住要“快”和“深”,且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不能停下来。
快:按压胸部时每分钟至少要在100次以上;每按压胸部30次接着做两次人工呼吸;一般按压30次不要超过18秒,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钟以上。
深:做胸外心脏按压时,幅度要够深。以成人为例,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