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现规律休休声莫轻忽,恐是脑部血管病变酿祸!1名50多岁女性,长期饱受耳鸣所扰,阵阵规律的休休声,不仅干扰其工作效率,睡眠品质更是日渐低落,本以为是工作压力所致,不以为意。没想到近来症状却日渐加剧,甚至开始出现眼睛肿胀等并发症而前往就医,没想到竟是脑部血管病—内颈动脉海绵状窦瘘管导致。
头部外伤,常导致颈动脉海绵状窦瘘管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放射线诊断科吕岳勋主任表示,造成颈动脉海绵状窦瘘管(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小中风、手术,或其他不明原因等都有可能。但绝大多数仍以曾遭受撞击等头部外伤者居多,原因主要是因受伤时,颅内的内颈动脉受到冲击不慎破裂,造成动脉裡的血液流到旁边的海绵状窦,引起血液栓塞所致。因此,又被称为称为“颈动脉海绵状窦瘘管”。
一般来说,单纯的轻微瘘管可以在几个月内有机会自行恢复,但若瘘管大到一个程度之后,就无法自行关闭,此时没有进行治疗的话,症状可能会随著时间越来越严重,瘘管附近血管不正常分佈状况,也会越来越复杂。
持续耳鸣+眼睛肿胀别轻忽
最重要的是,由于海绵状窦中所含的4对脑神经,是负责接收整个脑部与脸部的静脉回流的重要角色,所以一旦局部压力增高造成血液回流不良,就会随着瘘管的严重程度产生轻重不一的症状。
除了会引起上述案例中提到的耳鸣、听到规律的休休声外,由于眼静脉压力变高,造成眼睛附近的血流回流不良的关系,往往也会引起眼睛结膜红肿、充血症状的产生;严重更可能导致眼球突出,甚至酿成青光眼、角膜炎、视网膜及视神经的缺血,并造成视力受损。倘若,此时未接受治疗,约有高达90%的患者可能会因此失明,不可不慎!
值得注意的是,若“颈动脉海绵状窦瘘管”的血液栓塞症状迟迟未得到改善,当海绵状窦承受的压力持续增大,恐造成后面脑部的水肿,带来内部肿胀的头痛问题,甚至增加出血性脑中风的风险,
鉴别颈动脉海绵状窦瘘管有方法
治疗诊断上,多会建议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先接受不需施打显影剂的“磁振造影脑部血管造影(MRI+MRA)”的初步影像检查。若在影像上看到不正常显影的静脉,就有安排住院接受“血管摄影”做确切诊断的必要。
不过,吕岳勋医师表示,虽然“血管摄影”确实有助医师更清楚的看到瘘管相通的位置与严重程度,并依此订定后续的治疗计划。但由于血管摄影为侵入性检查,且一旦确诊为“颈动脉海绵状窦瘘管”,后续治疗更必须得从腹股沟经股动脉及股静脉将金属线圈(GDC)植入脑部血管或静脉窦来关闭瘘管,以改善症状。因此,此治疗必须经由神经放射医学会认证领有许可证书的医师来施行,较有保障。
【医师小叮咛】:
由于耳鸣是一种自觉症状,若患者没有加以说明,外界往往无从得知。因此,吕岳勋医师也提醒,若发现自己有持续听见高频(例如:蝉叫声)或低频(例如:机器转动声)声音,或是听到彷彿血管搏动声音般的规律呼呼声、休休声,且症状长期未改善的话,应尽速就医寻求专业医师协助厘清病因,才是改善症状的根本方法。
按疾病找